
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一、血浆
成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其中90%-92%是水,其余为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二氧化碳等。
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例如,白蛋白可以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对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有重要作用;球蛋白参与免疫防御等功能;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通过血浆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被利用。
二、血细胞
红细胞
-形态与数量: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约为(4.0-5.5)×10¹²/L,成年女性约为(3.5-5.0)×10¹²/L。
-功能: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在肺部,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处,血红蛋白释放氧气,并与二氧化碳结合,将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白细胞
-分类与数量:白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⁹/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
-功能: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防御感染的作用;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等;单核细胞可以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细胞碎片等;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的调节等;嗜碱性粒细胞可以释放组胺等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血小板
-形态与数量: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无细胞核,呈双凸圆盘状。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⁹/L。
-功能: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起到初步止血的作用;同时,血小板还可以释放一些与凝血有关的物质,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稳定的血栓,防止出血过多。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血液的组成和各项成分的数值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的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有轻微变化;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时,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能会发生异常改变,需要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