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度近视手术治疗方法

高度近视手术治疗方法
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1.原理:利用准分子激光精确地切削角膜前表面,重塑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近视。通过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进行激光切削,然后再将角膜瓣复位。
2.适用情况:适用于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下、散光600度以下的患者,且角膜厚度等条件符合要求。对于年龄一般需在18周岁以上,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的人群较为合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眼部的发育情况不同,18周岁后眼部基本趋于稳定,能更好地保障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群需要停戴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比如软性隐形眼镜需停戴1-2周,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需停戴3-6个月等。有眼部病史的人群,如曾患有角膜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只有在病情稳定且符合手术条件时才考虑手术。
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
1.原理:无需制作角膜瓣,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微小切口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来矫正近视。
2.适用情况:适合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下的患者,对角膜厚度的要求相对LASIK稍高一些。年龄要求与LASIK类似,一般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生活方式上,同样需要考虑隐形眼镜的停戴时间等情况。对于有眼部病史的患者,评估方式与LASIK类似,需确保眼部状况适合手术。该手术相对LASIK来说,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评估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三、晶状体屈光性手术
1.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
-原理:将一种特殊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到眼内的后房,位于自然晶状体的前面,以矫正近视。这种人工晶状体可以根据患者的近视度数等情况进行定制。
-适用情况: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如1200度以上甚至更高,且角膜较薄不适合做激光切削手术的患者。年龄一般要求在18-50周岁之间,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可能会发生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需要考虑患者的用眼需求等情况。有眼部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葡萄膜炎等活动性眼部炎症的患者不适合该手术,需要病情稳定后再评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眼部的调节功能等有所不同,18-50周岁之间眼部相对较为稳定,能更好地适应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情况。
高度近视手术的选择需要综合患者的眼部情况、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