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总是吃太多?试试这三种方法

2025年06月07日 18:17:49
王凤英
王凤英主任医师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控制饮食量的方法

1.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体积大且能量低,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后续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多项研究表明,先摄入蔬菜的人群每餐总热量摄入较正常进餐顺序人群降低约10%-15%。接着吃蛋白质类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延长饱腹感。最后吃主食,且尽量选择全谷物等复杂碳水化合物,相较于精制谷物,全谷物消化吸收更慢,可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导致的饥饿感增加。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适用此进餐顺序,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因咀嚼功能下降,需将蔬菜和肉类切得更细碎以便咀嚼吞咽。对于儿童,家长可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其按照此顺序进餐,如将食物摆成有趣的造型。

2.使用较小餐具:心理学研究显示,使用较小的餐盘、碗和餐具会让人在心理上觉得食物量足够,从而不自觉减少食物的取用。例如,一项针对成年人的实验中,使用小餐盘的实验组每餐平均食物摄入量比使用大餐盘的对照组减少了约20%。在选择餐具时,可挑选直径较小的餐盘,容量较小的碗。对于不同性别,女性可能对餐具的美观度更为关注,可选择设计精美的小餐具来增加使用意愿;而男性可能更注重实用性,简单耐用的小餐具更合适。无论何种性别,都能从使用小餐具中受益于控制食量。对于儿童,可选择带有卡通形象的小餐具,提高其用餐兴趣的同时控制食量。

3.规律进餐并细嚼慢咽:规律的进餐时间能让身体的生物钟适应固定的进食节奏,减少因不规律进食导致的饥饿感混乱而引起的过量进食。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吃三餐,每餐间隔4-6小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更好地感受饱腹感,大脑接收饱腹感信号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充分咀嚼食物15-20次后咽下,能使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避免进食过量。研究发现,细嚼慢咽的人群每餐进食量可比快速进食人群减少10%-15%。对于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规律进餐和细嚼慢咽尤其重要,可减轻胃肠负担,利于病情恢复。而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人群,可通过设置闹钟等方式提醒自己规律进餐,并在进餐时尽量放下手机等干扰物,专注于进食。

二、辅助控制食量的药物

1.奥利司他: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减少脂肪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降低热量摄入。适合BMI(身体质量指数)≥24kg/m²且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等的超重或肥胖人群控制体重时辅助控制食量。但需注意,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2.利拉鲁肽: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进而控制食量。适用于肥胖或超重且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时可能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控制食量需谨慎,不能过度节食以免影响生长发育。在改变进餐顺序、使用小餐具和培养细嚼慢咽习惯时,要以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为前提。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活动量,参考儿童膳食指南来合理安排食物种类和量。例如,男孩通常活动量较大,所需能量相对较多;而女孩活动量相对较小,能量需求略低。同时,避免在儿童面前强调“减肥”等概念,以免造成心理压力或不良饮食习惯。

2.孕妇:孕妇需要为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不能盲目控制食量。但在孕中晚期可能因子宫增大压迫胃部,出现饱腹感异常,此时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既保证营养供应,又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在选择食物时,优先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避免食用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等,以防孕期体重增长过快。

3.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在控制食量过程中,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将肉类炖煮得更软烂,蔬菜切碎煮烂。改变进餐顺序时,注意蔬菜的烹饪方式要适合老年人咀嚼。使用小餐具时,要考虑老年人手部灵活性,选择易握持的餐具。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食量要结合疾病的饮食要求,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宝宝总是干呕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9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婴儿总是干呕可能由喂养因素(喂食过多过快、奶嘴不合适)、消化系统发育特点、过敏因素、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等引起应对需调整喂养方式、针对消化系统护理、应对过敏、处理呼吸道感染、调整环境,婴儿频繁干呕或伴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并记录相关情况。
为什么总是尿黄啊?
王俊生
王俊生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尿黄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及其他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饮水过少及饮食因素,饮水过少时肾脏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变黄,儿童更易因饮水不足出现尿黄,成年人长时间缺水也易出现,饮食中大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食物会因代谢后经尿液排出致尿黄;病理性原因有肝脏疾病、胆道疾病、泌尿
总是感觉口渴是怎么回事
袁晓勇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总是口渴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如水分摄入不足、饮食因素、剧烈运动后,病理性因素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精神性因素,需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保证水分摄入、控制饮食运动、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关注药物副
坐月子的时候头部受风了,总是头疼怎么办
陈彤
陈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坐月子期间头部受风头疼可通过加强头部保暖如戴合适帽子、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直吹来保暖,用温毛巾40-50℃左右敷额头、太阳穴等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热敷缓解,保证8-10小时充足睡眠并利用宝宝休息时间同步休息,听轻柔音乐、冥想等放松身心,若经保暖、
总是不来月经但是总有褐色的液体流出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5日
内分泌紊乱相关成因及影响有育龄女性好发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因雄激素水平异常等干扰排卵致月经稀发或闭经伴褐色分泌物且生活方式可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激素分泌不足或代谢紊乱影响月经周期;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关的子宫内膜炎因产后等感染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宫腔粘连因
擦屁股总是擦不干净怎么回事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4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擦屁股总擦不干净可能由肛门周围疾病如痔疮、外痔、混合痔、肛周湿疹引发,肠道问题中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致,个人卫生习惯上擦拭方向不当或纸巾质地不合适会造成,老年人因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儿童肛周皮肤娇嫩护理不当易出现,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及子宫压迫,糖尿病患者
吃了二甲双胍总是恶心想吐
侯为开
侯为开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3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二甲双胍致恶心想吐机制是其对胃肠道黏膜直接刺激引发,餐前即刻服易致,改餐后可因与食物混合减轻刺激,个体差异中胃肠道敏感者易出现,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更易受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饮食调整上保持清淡、少食多餐可缓解相关症状。
2岁宝宝总是趴着睡觉是怎么回事?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趴着睡常见于因子宫内蜷缩姿势寻求舒适、肠胃不适时腹部受压缓解、呼吸通畅或轻微鼻塞时偏好,需留意其呼吸是否平稳防窒息,若有持续哭闹、发热、呕吐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健康问题。
总是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虚汗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高温、运动、精神紧张致,病理性涉内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结核等)、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紊乱等)、其他慢性病(心衰、肿瘤),儿童出虚汗要关注营养缺乏等,老年人警惕基础疾病,女性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易出汗需相
内裤总是湿漉漉的,是什么情况
胡晓渝
胡晓渝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
内裤湿漉漉可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导致,生理性因素有排卵期因雌激素升高致白带拉丝状湿润及妊娠期因激素变化致白带分泌量增加;病理性因素包括阴道炎(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有不同白带表现及伴随症状)、宫颈炎致白带增多黏稠、尿道炎有分泌物沾染内裤,女性青春期、育龄期
宝宝晚上睡觉总是翻来翻去很不安稳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1日
宝宝睡眠受环境因素如室温湿度需调节营造舒适、光线噪音要保持柔和减少干扰;生理上要避免睡前过饥过饱、及时换干爽尿布;要合理安排白天睡眠时间;身体不适时消化不良要调整进食量并按摩腹部、出牙不适给安全磨牙棒、鼻塞用生理盐水滴鼻吸鼻器清理;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致
宝宝晚上睡觉怎么总是翻来覆去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1日
宝宝翻来覆去可能因环境温度湿度不适、穿着不当,也可能是饥饿过饱、尿布潮湿、出牙不适,还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道寄生虫感染、耳部感染等疾病导致,婴幼儿需留意睡眠环境稳定性,持续异常伴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要及时就医且优先非药物干预。
宝宝晚上睡觉总是翻来翻去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1日
宝宝睡眠不安可能受环境因素中室温湿度不适、光线噪音干扰,饮食上饥饿过饱影响,身体不适如出牙期牙龈不适、鼻塞呼吸不畅、皮肤问题瘙痒,睡眠习惯上白天睡眠过长打乱节律,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长期异常需就医排查。
总是有尿意怎么回事
王明轩
王明轩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19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总是有尿意可由生理性因素中短时间大量饮水等利尿饮品或精神紧张焦虑影响排尿调控所致,泌尿系统疾病里膀胱炎炎症刺激、尿道炎感染蔓延、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结石刺激黏膜可引发,其他系统疾病中糖尿病渗透性利尿、尿崩症重吸收障碍会导致,药物因素如利尿剂可致尿意频繁,特
最近嘴里总是没有味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19日
口腔味觉异常可由口腔局部因素如卫生差、龋齿牙周炎等,全身性疾病中消化系统病致营养缺乏、内分泌病影响代谢、神经系统病影响神经通路,药物因素如某些抗生素抗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年龄性别上老年人易退化、女性特殊时期激素影响,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糖饮食所致,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