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陈皮泡水喝的功效
一、茯苓陈皮泡水喝的功效
(一)健脾祛湿
1.茯苓的健脾祛湿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含有茯苓多糖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起到健脾作用,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等有改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脾虚则水湿代谢失常,茯苓能健脾以促进水湿运化。
2.陈皮的健脾祛湿作用: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陈皮中的挥发油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有助于脾胃运化。对于因脾虚湿阻导致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有调理作用,其燥湿之性可帮助祛除体内多余湿气。当茯苓与陈皮一起泡水时,两者协同发挥健脾祛湿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湿气较重人群,如长期生活不规律、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功能受影响、体内湿气积聚的人,能改善相关不适症状。
(二)理气和中
1.陈皮的理气作用:陈皮善于理气,对于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等有缓解作用。在与茯苓配伍后,能更好地调节气机。比如一些因情绪不畅导致肝气犯脾,出现腹胀、胁肋部不适等情况,茯苓陈皮泡水可通过陈皮的理气作用,配合茯苓健脾,使气机通畅,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2.整体理气和中体现:茯苓陈皮泡水对于脾胃气滞引起的多种不适有调理作用,能使脾胃之气调和。无论是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的短暂脾胃气滞,还是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出现的气机不畅、胃脘不适等,都有一定的理气和中功效,有助于维持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
(三)化痰止咳
1.陈皮的化痰止咳作用:陈皮燥湿化痰功效显著,对于痰湿咳嗽等有改善作用。其所含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茯苓的辅助化痰作用:茯苓虽主要以健脾祛湿为主,但从中医角度,湿气祛则痰液生成之源减少,间接有化痰作用。茯苓陈皮泡水对于痰湿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比如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属痰湿内阻类型的患者,在缓解期适当饮用茯苓陈皮泡水,有助于减少痰液生成,减轻咳嗽症状。不过,对于急性严重咳嗽等情况,不能仅依靠茯苓陈皮泡水,需结合正规医疗治疗,但作为辅助调理有一定益处。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茯苓陈皮泡水需谨慎。陈皮性温,孕妇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燥热等不适,而且其理气作用较强,对于有习惯性流产史等情况的孕妇,可能会有一定影响。茯苓相对较为平和,但孕妇体质特殊,在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饮用茯苓陈皮泡水,避免因不当饮用对自身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儿童
低龄儿童不建议饮用茯苓陈皮泡水。儿童消化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茯苓陈皮泡水的药物成分对儿童机体的影响尚不明确,且儿童用药需谨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来调理身体,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而非轻易采用药物泡水的方式。如果是较大儿童有相关脾胃等问题需要调理,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饮用茯苓陈皮泡水。
(三)脾胃虚寒较甚者
脾胃虚寒较甚者饮用茯苓陈皮泡水需注意。茯苓虽性平,但对于脾胃极度虚寒,表现为胃脘冷痛、遇寒加重等情况的人,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虚寒症状。陈皮性温,对于脾胃虚寒但症状不是很严重的人,适量饮用可能有一定好处,但对于脾胃虚寒较严重者,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适合饮用以及饮用的量等,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状况,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加重。
(四)阴虚燥咳者
阴虚燥咳者不适合饮用茯苓陈皮泡水。陈皮燥湿,对于阴虚有热、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等阴虚燥咳情况的人,饮用茯苓陈皮泡水会加重体内阴液耗伤,使咳嗽等症状加重。所以这类人群应避免饮用茯苓陈皮泡水,如需调理身体,应选择适合阴虚体质的药物或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