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怎样不传染给宝宝
一、隔离措施
1.空间隔离:感冒患者尽量与宝宝分隔在不同房间,减少与宝宝的密切接触空间范围。如果条件有限只能在同一空间,可使用屏风等进行阻隔,避免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呼吸等导致病毒传播。因为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减少飞沫直接接触宝宝的机会能降低传染风险。
2.接触隔离:感冒患者接触宝宝前要严格洗手,佩戴口罩。洗手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时间不少于20秒,能有效清除手上沾染的感冒病毒。佩戴口罩能阻挡自身呼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降低传染给宝宝的可能性,尤其要选择合适贴合面部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等。
二、环境消毒
1.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20-30分钟,使室内空气与外界新鲜空气交换,降低室内病毒浓度。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能过滤空气中的部分病毒等微粒。对于较小的空间,还可以考虑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但要注意紫外线灯使用时人员需离开,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物体表面消毒:经常接触的家具表面、玩具等物体表面要定期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等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例如,用稀释后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门把手等部位,作用一定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玩具等可以用合适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注意远离火源)。因为感冒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定时间,通过消毒能杀灭表面的病毒,减少宝宝接触后感染的可能。
三、个人卫生习惯
1.患者自身卫生:感冒患者要勤换洗衣物,保持身体清洁。衣物上可能沾染病毒,及时更换能避免再次接触病毒后传染给宝宝。同时,咳嗽或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捂住口鼻,若没有纸巾可用肘部遮挡,避免用手直接遮挡,防止手上沾染病毒后再接触宝宝或其他物品传播病毒。
2.宝宝自身防护辅助:保证宝宝自身的营养均衡,让宝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另外,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等,但宝宝年龄小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洗手等操作,家长要耐心引导宝宝养成这些卫生习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感冒,在佩戴好口罩、洗净双手后可以继续哺乳,但要注意哺乳时的姿势等,尽量避免面部直接贴近宝宝。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感冒症状变化,如果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暂停哺乳等处理。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所以更要严格做好上述各项隔离、消毒等防护措施。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家长要更加谨慎做好各项防护,一旦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如发热、咳嗽加重等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