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支气管扩张的方法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
1.辨证论治
-燥热伤肺型:常见症状为咳嗽,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等。治疗以清燥润肺为主,可选用桑杏汤加减。桑杏汤中的桑叶、杏仁、沙参等药物具有清宣燥热、润肺止咳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能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痰热蕴肺型:表现为咳嗽,咯痰黄稠,量多,或有腥臭味,胸闷,口干口苦等。治疗宜清热化痰,可选用清金化痰汤。方中黄芩、山栀清热泻火,桔梗、前胡、浙贝母等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之功。研究发现,方中的某些药物成分能够促进痰液排出,减轻肺部炎症。
-气阴两虚型:患者可见咳嗽无力,气短,咯痰不爽,神疲乏力,午后潮热,盗汗等症状。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沙参、麦冬、百合等药物具有滋阴润肺、益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的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作。
二、针灸推拿
1.针灸
-选穴:常选取肺俞、尺泽、列缺、太渊等穴位。肺俞是肺之背俞穴,可调理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能清肺泻火、止咳平喘;列缺是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通调肺气;太渊为肺经原穴,有补益肺气的作用。针刺这些穴位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起到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现代针灸学研究表明,针刺相关穴位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部功能。
-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一般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推拿
-胸部推拿: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用手掌在胸部进行揉法、摩法等操作。揉法可以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在胸部轻柔揉动,摩法是用手掌在胸部做环形摩擦。这些手法可以促进胸部气血流通,帮助痰液排出,缓解胸闷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对儿童胸部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支气管扩张患儿,可采用轻揉、轻摩的手法,以不引起患儿不适为宜。
-背部推拿: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用揉法、滚法等在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操作。揉法和滚法可以放松背部肌肉,促进肺部气血运行。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背部推拿有助于调节肺脏功能,减轻咳嗽、咯痰等症状。在为老年患者进行背部推拿时,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力度,避免因力度过大引起患者不适。
三、食疗辅助
1.川贝雪梨汤
-材料:川贝母、雪梨、冰糖适量。做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块状,与川贝母、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雪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冰糖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作用。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尤其是阴虚肺热型的患者,饮用川贝雪梨汤可以起到辅助润肺止咳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冰糖的用量,或选用代糖。
2.百合粥
-材料:百合、粳米。做法:将百合洗净,与粳米一起煮粥。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粳米能健脾益胃。支气管扩张患者在缓解期食用百合粥,可以起到益气养阴、润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作。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粥的浓稠度,便于儿童食用,同时观察儿童食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劳累、预防感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结合西医的规范治疗,如抗感染等,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