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上颚智齿全过程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上颌智齿拔除相对复杂;成年人骨骼发育基本成熟,但仍需根据个体牙槽骨情况等评估;老年人可能存在全身基础疾病等情况,需更谨慎评估。
-性别方面:一般无绝对性别差异,但女性生理期时凝血功能可能有一定变化,需考虑是否调整手术时间等。
-生活方式: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吸烟会影响创口愈合,术前需劝诫患者尽量戒烟一段时间;有饮酒习惯者,术前需了解饮酒情况,因为饮酒可能与术中术后用药等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等。
-病史:若患者有心血管疾病,需评估心功能等情况;有出血性疾病等,需先进行相关血液指标检查及咨询血液科等;有过敏史需明确药物等过敏情况,以便术中用药选择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口腔曲面断层片等,明确上颚智齿的位置、方向、牙根形态等,比如是近中阻生、远中阻生还是垂直阻生等,以及与周围重要结构(如上颌窦等)的关系等。
3.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手术过程
1.麻醉
-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智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2.切开牙龈
-使用手术刀在智齿周围的牙龈上做适当的切口,暴露智齿的部分牙冠或整个牙冠。切口的大小和位置根据智齿的阻生情况来确定,要保证能够顺利操作智齿。
3.去骨(如果需要)
-如果智齿阻生较严重,周围有骨组织阻挡,需要使用骨凿等工具去除部分骨组织,以暴露智齿的牙冠。在去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重要结构,如上颌窦等。
4.挺松牙齿
-利用牙挺等器械将智齿从牙槽骨中挺松,使其与牙槽骨之间的连接松动,便于将牙齿取出。
5.拔除牙齿
-使用牙钳等工具将挺松的智齿拔出。在拔牙过程中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暴力操作导致牙齿折断等情况。
6.处理创口
-拔除牙齿后,要检查创口内是否有残留的牙碎片等,然后对牙龈创口进行缝合(如果创口较大等情况),以促进创口愈合。
三、术后护理
1.压迫止血
-拔牙后在创口处放置棉球等进行压迫止血,一般压迫30-40分钟左右。
2.注意事项
-饮食:术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软食,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创口导致出血或影响愈合。
-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避免扰动创口引起出血;24小时后可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创口感染。
-疼痛管理:如果术后出现疼痛,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一般可采用冰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但需避免儿童等特殊人群不恰当使用)。
-肿胀观察:术后可能会出现创口周围肿胀,一般在2-3天内肿胀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可通过冰敷等方式减轻肿胀。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术后需特别注意家长要监督其遵守术后注意事项,避免儿童用舌头舔创口等不良行为;老年人要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因为老年人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拔上颚智齿是一个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精心护理的过程,不同情况的患者在各个环节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