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总是反复发烧怎么回事

一、小孩总是反复发烧的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等。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可能导致反复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且发热时间可能持续35天。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可持续数周。
-细菌感染:常见的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肺炎链球菌可引发肺炎,导致反复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若形成脓肿,如皮肤脓肿、肺脓肿等,也会造成反复发热。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呼吸道,引起支原体肺炎,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2.非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反复发热外,还伴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以高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可呈弛张热,每天体温波动在2℃以上。
-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之一,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可导致反复发热,同时还可能伴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外,淋巴瘤也可能引起反复发热,常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环境因素:若小孩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散热困难,可出现体温反复升高的情况,但一般体温升高幅度较小,多在38℃以下,脱离高温环境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另外,小孩穿着过多、包裹过严,也会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反复上升。
二、针对小孩反复发烧的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血常规: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及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常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往往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性质。
-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尤其是严重细菌感染时,PCT会显著升高。
-血培养:若怀疑败血症等严重细菌感染,需进行血培养,以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使用。
2.病原体检测
-病毒抗体检测:如流感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等,有助于明确病毒感染类型。
-支原体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支原体抗体IgM和IgG,IgM阳性提示近期支原体感染。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若怀疑肺部感染,可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有无炎症、实变等情况。
-腹部超声:对于怀疑腹部脏器感染,如胆囊炎、阑尾炎等,腹部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
4.其他检查
-骨髓穿刺:若怀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了解骨髓造血情况。
-自身抗体检测:当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协助诊断。
三、小孩反复发烧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同时也有解热作用。
2.非药物治疗
-物理降温:当小孩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小孩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也可使用退热贴,贴于额头,帮助散热。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小孩多喝水,以补充发热引起的水分丢失,防止脱水,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散热。
-调整穿着和环境:适当减少小孩穿着衣物,避免包裹过严,利于散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在50%60%。
四、小孩反复发烧的日常护理
1.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机体抵抗力。
2.休息护理
-保证充足睡眠:小孩在发烧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一般应保证每天有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
-减少活动量:避免小孩剧烈运动和过度玩耍,防止加重病情。
五、特殊人群提示
1.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这类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烧时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时水温要适宜,避免过低水温刺激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甚至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在使用退烧药时,需严格遵医嘱,因为其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物代谢能力较弱,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反复发烧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家长需更加警惕。在治疗发烧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免疫缺陷病患儿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防止出现菌群失调等情况。
3.过敏体质小孩:在使用退烧药或其他药物时,要警惕过敏反应。若小孩以往有药物过敏史,家长应提前告知医生。在使用新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小孩有无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