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为什么总是恶心干呕

2025年11月18日 11:23:48
黄玉红
黄玉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

-成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如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当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收缩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时,胃酸等胃内容物就会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恶心干呕。此外,一些生活方式因素也会诱发,比如肥胖人群腹部压力增加,更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进食过多高脂肪、巧克力、咖啡等食物,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增加反流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可能因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出现胃食管反流,而老年人可能与食管蠕动功能下降等有关。

-表现:除了恶心干呕外,还常伴有烧心感,即在胸骨后有灼热样疼痛,疼痛可向颈部、肩部放射,尤其在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

2.慢性胃炎

-成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约半数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另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酗酒、长期吸烟等也是诱因。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可能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概率相对较高,增加患慢性胃炎的风险。年龄上,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患病,但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退行性变等因素会使患病几率有所增加。

-表现:患者可出现恶心干呕,还可能有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等症状,症状常反复发作。

二、妊娠相关因素(针对育龄女性)

1.早期妊娠反应

-成因: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迅速升高,一般在怀孕6周左右开始出现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不同孕妇之间激素水平变化程度不同,所以恶心干呕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异。

-表现:多数孕妇在停经6周左右开始出现恶心、晨起呕吐,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孕妇持续时间较长。

三、神经系统疾病

1.颅内压增高

-成因:多种原因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肿瘤会占据颅内空间,导致颅内压力升高;脑出血会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脑积水、颅内肿瘤等原因导致颅内压增高,老年人可能因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引发。

-表现:除了恶心干呕外,还常伴有头痛,头痛程度较为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痛,可伴有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四、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成因: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恶心干呕的副作用,比如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胃肠道黏膜等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干呕;抗生素(如红霉素等)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在使用可能有胃肠道反应的药物时需格外谨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排泄减慢,也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导致的恶心干呕。

-表现:在使用相关药物期间出现恶心干呕,一般在停药后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但具体情况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

五、其他因素

1.心理因素

-成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干呕。比如一些学生在考试前可能因精神压力大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如果面临生活重大变故等也可能因心理因素导致恶心干呕。

-表现:除了恶心干呕外,常伴有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表现,且症状往往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情绪紧张时症状可能加重。

2.环境因素

-成因:长期处于有刺激性气味的环境中,如新装修的房间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或者接触一些化学物质的气味等,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和胃肠道,引起恶心干呕。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在新装修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接触刺激性气味的机会多,更容易受到影响;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也属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群体。

-表现:在接触相关环境后出现恶心干呕,脱离该环境后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

为什么总是恶心干呕
黄玉红
黄玉红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胃食管反流病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引发,表现为恶心干呕伴烧心感等;慢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致,有恶心干呕及上腹部不适等表现;妊娠相关因素中早期妊娠反应因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致,
同性恋为什么容易得艾滋病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同性恋群体相对易患艾滋病是由特殊性行为模式、检测意识与预防措施落实不足及社会歧视和心理因素等综合导致需加强对该群体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和检测意识并减少社会歧视营造友好环境降低感染率。
为什么手指关节发黑
杨铁生
杨铁生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手指关节发黑的原因包括色素沉着和疾病因素及其他因素,色素沉着有摩擦因素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疾病因素有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其他因素有药物因素和遗传因素。
卵泡为什么长不大,而且还排不出来?
张秀琼
张秀琼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卵泡长不大且不排卵可由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局部因素(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全身性疾病影响)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或脉冲式分泌异常等可影响卵泡发育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高雄激素血症
为什么卵泡长不大
商敏
商敏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卵泡长不大受内分泌因素中垂体问题、卵巢功能自身异常影响,生活方式因素中饮食不均衡、过度肥胖或消瘦、长期熬夜有作用,疾病因素中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有影响,育龄女性备孕时、儿童期有内分泌病、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时卵泡长不大情况不同需关注相应情况。
为什么到了晚上体温会升高
邵维维
邵维维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天津医院
晚上体温升高原因包括生理节律性因素(生物钟调控代谢等致其有昼夜波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活动与代谢因素(活动少或多、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影响)、环境因素影响(环境温度变化及女性经期激素影响),大多为正常生理现象,异常升高伴不适或特殊人群需就医排查。
为什么每到晚上体温会升高到37度
胡琰
胡琰主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晚上体温到37度可能是生理性波动也可能是病理性情况,生理性波动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年龄方面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成人波动较稳定,生活方式中运动饮食、环境会影响,病理性情况有感染性因素(轻微感染、其他系统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为什么傍晚体温会升高
孟庆峰
孟庆峰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人体傍晚体温升高受正常生理节律、活动与代谢、激素调节影响,儿童调节中枢不完善体温升高常见需关注,老年人要观察伴发症状,特殊疾病人群体温变化有特点且需遵医嘱监测调整。
为什么卵泡长不大
王春霞
王春霞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河南省中医院
卵泡长不大的因素包括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如下丘脑性闭经患者因GnRH分泌不足致FSH减少使卵泡难正常生长、卵巢自身因素如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致卵泡难发育,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不均衡、过度劳累与精神压力大、吸烟饮酒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卵泡发育,疾
为什么卵泡长不大
张迎春
张迎春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济南市中心医院
卵泡长不大的因素包括内分泌因素中的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及卵巢自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中的饮食不均衡、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疾病因素中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等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等激素失衡或卵巢功能减退等致卵
为什么卵泡长不大
何爱香
何爱香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卵泡长不大受内分泌失调、卵巢本身病变、其他因素影响,内分泌失调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致,年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概率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可影响;卵巢本身病变如卵巢早衰、卵巢巧克力囊肿、先天性卵巢发育
为什么玫瑰糠疹会反复发作呢想
郑跃
郑跃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8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玫瑰糠疹反复发作可能与病因未完全消除、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影响有关,病因未消除因病毒未全清或免疫紊乱,皮肤屏障异常因对外界刺激抵御力降,遗传易感性使有家族史者更易复发,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接触化学物质等可诱发。
为什么我的玫瑰糠疹复发了
吕少聪
吕少聪住院医师
2025年11月17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玫瑰糠疹复发可能由病毒感染因素未彻底清除、自身免疫因素影响、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皮肤护理不当所致,病毒未清、免疫异常、环境气候多变、生活方式不良(熬夜劳累等)、皮肤护理不当(如保湿清洁不当、用刺激性产品等)均可能引发复发,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
为什么洗澡时会头晕
王明轩
王明轩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7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洗澡时头晕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血压波动(热水致体表血管扩张使部分人血压波动致脑部灌注不足,年轻人一般休息可缓,老年人更易且需防摔倒)、缺氧(浴室封闭空气不流通致氧气含量降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及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者更易出现)、低血糖(空腹洗澡致血糖降低使脑
为什么打预防针不能洗澡
曲牟文
曲牟文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7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打预防针后不宜立即洗澡是因注射部位感染风险增加且会影响疫苗效果,婴幼儿皮肤娇嫩更应24小时后确保注射部位无异常再洗,儿童成人24小时内也应避免洗澡,出汗多可擦身,皮肤疾病或免疫力低者更要严格遵循,为保障疫苗效果和避免感染应遵循此建议。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