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疱疹症状

一、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不同类型的疱疹症状有所差异:
1.单纯疱疹:
初发性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疱液清亮,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可伴有局部瘙痒、灼热或刺痛感。病情轻者水疱可在12周内干涸、结痂而愈;病情较重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复发性疱疹:多在原发性疱疹消退后14个月内复发。症状较初发性疱疹轻,水疱数目较少,病程也较短,一般1周左右可自愈。复发性疱疹常因发热、受凉、暴晒、劳累、机械刺激等因素诱发。
2.带状疱疹:
前驱症状:发病前15天,可出现低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局部皮肤的感觉过敏、灼热、刺痛或神经痛等。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老年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且疼痛程度与皮疹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皮损表现: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典型表现为沿单侧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数日后疱液可变浑浊,或部分破溃、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发疹部位的皮肤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3.生殖器疱疹: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男性多见于包皮、龟头、冠状沟和阴茎等处,偶见于尿道;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阜、阴蒂、子宫颈等处,亦见于尿道口。开始局部先有灼痒及轻度紧张感,偶有伴发神经痛。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簇集性小水疱,疱液清亮,疱壁薄易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整个病程可持续23周。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压痛。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症状轻,发疹前局部有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皮疹一般局限于生殖器部位,水疱和溃疡的数量、持续时间和自觉症状均比原发性生殖器疱疹轻,病程通常为710天。发作频率因人而异,频繁复发者每年可达6次以上。
二、治疗疱疹常用药物:
1.阿昔洛韦:能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2.伐昔洛韦:口服后迅速吸收并转化为阿昔洛韦发挥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
3.泛昔洛韦:在体内代谢为喷昔洛韦,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不同人群应对疱疹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疱疹后病情可能较重,且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等,如出现高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在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对儿童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2.孕妇:孕妇感染疱疹,尤其是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等。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疱疹患者,若不慎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在护理上,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疱疹部位的摩擦。
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带状疱疹后发生神经痛的概率较高,且疼痛程度往往较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家属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在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疱疹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容易出现播散性疱疹。这类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出现疱疹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系统治疗。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的传播,做好隔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