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便是怎么回事

一、黑便的定义
黑便,是指粪便颜色呈黑色或棕黑色,外观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样便。正常情况下,人体粪便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或棕色,出现黑便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二、黑便的原因
1.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当这些部位发生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从而使粪便变黑。常见病因有: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据统计,约50%的上消化道出血由消化性溃疡引起。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导致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常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病变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一旦破裂,出血量大且凶猛。
急性胃黏膜病变: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损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2.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虽然下消化道出血一般粪便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但当出血部位靠近上段且出血量较少、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时,也可出现黑便。例如:
小肠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引起肠道出血,肿瘤生长过程中侵犯血管导致出血。
结肠息肉:部分结肠息肉表面黏膜破溃出血,若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久,也会出现黑便。
3.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进而出现黑便。
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时可导致凝血异常,引起消化道出血。
4.饮食与药物因素
饮食:食用大量动物血、肝脏,或富含黑色素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可能使粪便颜色变黑。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粪便颜色通常可恢复正常。
药物:服用铋剂、铁剂、活性炭等药物,可使粪便变黑。在停止用药后,黑便情况也会随之消失。
三、黑便的检查项目
1.粪便常规与潜血试验
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的细胞成分,潜血试验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无法察觉的微量血液,是判断黑便是否因出血引起的初步检查。若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
2.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导致黑便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黏膜情况,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如溃疡、肿瘤等。
3.肠镜检查
适用于怀疑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能清晰观察结肠、直肠等部位,排查息肉、肿瘤、炎症等病变。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判断出血严重程度;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
5.影像学检查
腹部CT、MRI等可帮助发现肠道肿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对一些通过内镜难以发现的病变有辅助诊断价值。
四、黑便的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需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或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如生长抑素。
下消化道出血:结肠息肉出血,可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小肠肿瘤则可能需手术治疗。
全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出血,需血液科专科治疗,如针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2.支持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导致休克的患者,需立即进行补液、输血等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五、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出现黑便,家长应格外重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仔细观察伴随症状,如是否有腹痛、哭闹不安、食欲不振等。若怀疑是饮食或药物导致,应及时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对于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潜在危害的药物。因儿童胃肠道较为脆弱,恢复能力相对较差,若因疾病导致黑便,应积极治疗,同时注意营养补充,促进恢复。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服用药物种类较多。出现黑便时,除考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外,还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消化道损伤。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止血难度相对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老年人平时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疾病。
3.孕妇
孕妇出现黑便,首先要排除饮食和药物因素。若怀疑是病理性原因,检查和治疗需谨慎。在进行检查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无辐射或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妇产科医生的指导,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孕妇心理负担可能较重,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和损伤作用,易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这类人群若出现黑便,应立即戒酒,并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护胃黏膜。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如因治疗风湿性疾病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应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查。若出现黑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