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诊断标准之白话版:超级简单可行的抑郁自评标准

一、核心症状
1.心境低落: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心情都低落,成年人可表现为明显的郁郁寡欢,儿童和青少年可表现为情绪易激惹。这是抑郁的关键特征,持续时间通常至少2周。例如,一个成年人连续两周以上总是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提不起劲;儿童可能连续两周经常因为小事发脾气、哭闹等。
2.兴趣丧失: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缺乏兴趣或乐趣,比如原本喜欢打球、看书的人,现在对这些都提不起劲。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对曾经热衷的事物失去热情的情况。
二、附加症状
1.精力缺乏或过度疲劳:感觉精力不足,容易疲惫,即使没有做什么体力或脑力劳动也会觉得累。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量明显减少,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懒散、不爱跑动;成年人则可能工作效率降低,容易感到疲惫不堪。
2.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过度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不合理的自责,认为自己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负有责任。儿童可能会无故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青少年可能会过度反思自己的一些小错误,觉得是自己的大问题;成年人可能会过度责备自己在工作、家庭中的一些失误。
3.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学习或工作中容易分心。儿童可能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听讲;青少年可能在写作业时容易被周围事物干扰;成年人可能在开会时难以集中精力听别人讲话。
4.犹豫不决:做决定时变得困难,优柔寡断。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在面临选择时都会比平时更难做出决定,比如选择吃什么、穿什么等小事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考虑。
5.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经常想到死亡,有自杀的念头,甚至可能有具体的自杀计划。这是非常严重的症状,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6.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或睡眠过多。儿童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晚上很晚还不想睡觉;青少年可能出现睡眠时间紊乱,要么熬夜要么睡很久;成年人可能经常失眠,早上醒来后仍感觉疲惫。
7.食欲改变:食欲下降或增加,伴随体重明显变化。比如食欲减退导致体重减轻,或者食欲大增导致体重增加。儿童可能出现吃饭量明显减少;青少年可能出现饮食规律改变;成年人可能出现体重在短时间内有较明显的波动。
8.活动减少或迟滞:活动比平时减少,动作缓慢,或者相反,活动增多、坐立不安。儿童可能变得很安静,不爱玩耍;青少年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坐不住;成年人可能工作时动作比平时慢很多,或者在家里频繁走来走去、难以静坐。
三、判断方法
可以通过自评量表来简单初步判断,比如常用的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根据过去两周内各项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1分表示偶尔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经常有。将各项得分相加,总分0-4分表示没有抑郁,5-9分表示轻度抑郁,10-14分表示中度抑郁,15-19分表示中重度抑郁,20-27分表示重度抑郁。但自评量表只是初步筛查,一旦发现有较多符合上述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诊断,因为儿童、青少年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需要专业医生结合更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比如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精神检查等,同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在抑郁表现上的差异,比如女性可能在某些附加症状上表现更明显等情况。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符合较多抑郁症状的情况,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