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手脚无故肿是什么原因

2025年09月11日 17:30:22
李春苗
李春苗主治医师皮肤科
淮北矿工总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肾脏疾病

(一)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肾小球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手脚肿胀。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激活补体系统,造成肾小球损伤,影响滤过功能。

2.年龄因素: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较多,常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发病前1-3周多有链球菌感染史;成年人也可发病,不同年龄段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病理机制类似。

3.生活方式:长期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肾小球肾炎,进而导致手脚肿。

4.病史:既往有肾脏疾病病史者更易复发或加重出现手脚肿情况。

(二)肾病综合征

1.发病机制: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常从眼睑、下肢开始,可蔓延至手脚。

2.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不同年龄发病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肾病综合征多与微小病变型肾病有关。

3.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病情,导致手脚肿反复或加重。

4.病史:有肾脏基础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肾病综合征相关手脚肿。

二、心血管疾病

(一)右心衰竭

1.发病机制:右心不能将血液充分泵入肺循环,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使身体低垂部位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手脚肿。

2.年龄性别:老年人相对更易患右心衰竭,女性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心脏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但相对男性总体发病率有差异。

3.生活方式: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未良好控制,或过度劳累、高盐饮食等可诱发右心衰竭致手脚肿。

4.病史:有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心血管病史者,出现右心衰竭时易有手脚肿表现。

(二)心包炎

1.发病机制: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影响心脏舒张功能,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水肿,可表现为手脚肿。

2.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心包炎在不同年龄有一定特点,如结核性心包炎在中青年相对多见。

3.生活方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生活因素可能诱发心包炎,进而出现手脚肿。

4.病史:有感染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可能增加心包炎风险,导致手脚肿。

三、肝脏疾病

(一)肝硬化

1.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肝脏结构破坏,门静脉高压,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腹水形成,同时出现肢体水肿,包括手脚肿。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同时外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外周水肿。

2.年龄性别: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3.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进而可引起手脚肿。

4.病史:有病毒性肝炎病史、长期饮酒史等人群易发展为肝硬化出现手脚肿。

四、内分泌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发病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黏多糖在组织间隙沉积,引起黏液性水肿,可表现为手脚肿胀,多为非凹陷性水肿。

2.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年女性。

3.生活方式:自身免疫性因素、缺碘等生活相关因素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手脚肿。

4.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曾接受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等可能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风险出现手脚肿。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发病机制: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和水肿,可出现手脚肿。

2.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

3.生活方式:内分泌紊乱等生活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而出现手脚肿。

4.病史:有肾上腺相关疾病病史等可能增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风险出现手脚肿。

五、营养不良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发病机制: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等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肿,常见于手脚等部位。

2.年龄性别: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易患此病出现手脚肿;成年人长期营养不良也可出现,男性女性均可发病,但儿童更易受影响。

3.生活方式:贫困地区或长期节食、挑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出现手脚肿。

4.病史:有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营养吸收等病史者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相关手脚肿。

六、其他因素

(一)药物副作用

1.常见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等,可能引起下肢水肿,进而累及手脚,其机制是药物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水钠潴留。

2.特殊人群: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导致的手脚肿,用药时需更加谨慎,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二)淋巴回流受阻

1.发病机制:如淋巴管炎、淋巴结清扫术后等导致淋巴回流不畅,引起局部水肿,可出现手脚肿。

2.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明显,不同病因导致的淋巴回流受阻在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如乳腺癌术后淋巴清扫可能导致上肢包括手部水肿。

3.病史:有淋巴结炎病史、曾接受淋巴相关手术等可能出现淋巴回流受阻致手脚肿。

夏天手脚肿是什么原因
高艳芝
高艳芝副主任护师
2025年09月11日
锦州市中心医院
手脚肿的因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因素包括气温升高致外周血管扩张、体位因素致血液回流不畅、饮食因素致水钠潴留等病理性因素包括肾脏疾病致水钠潴留、心脏疾病致体循环淤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代谢率降低、肝脏疾病致低蛋白血症等。
手脚无故肿是什么原因
李春苗
李春苗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1日
淮北矿工总医院
手脚肿可能由多种疾病导致,肾脏疾病中肾小球肾炎因滤过重吸收异常、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致低蛋白血症等可致手脚肿;心血管疾病中右心衰竭因体循环淤血、心包炎因心包积液致静脉回流受阻可致手脚肿;肝脏疾病中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白蛋白合成减少可致手脚肿;
手脚肿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史占广
史占广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1日
锦州市中心医院
手脚肿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高温环境,病理性因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静脉血栓)、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营养不良、其他疾病(
青少年肚子饿了手脚发抖是什么原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青少年肚子饿了手脚发抖可能由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性低血糖症、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低血糖因生长发育快未按时进食致血糖低于正常范围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应对是及时补含糖食物并养成规律进食习惯,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致代谢快能量消耗多及交感神经兴
我最近经常肚子饿的时候,手脚会颤抖,是什么原因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时手脚颤抖可能由低血糖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低血糖机制是肚子饿时血糖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年龄因素中儿童对血糖波动更敏感、老年人代谢调节差,生活方式如长期节食等易致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机制是甲状腺激素过多致高代谢,各年龄段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长期精
肚子一饿手脚都会发抖是怎么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一饿手脚发抖可能由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一般人群需规律饮食并观察症状变化,糖尿病患者要遵方案、带糖并调整,甲亢患者需就医规范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要长期替代治疗、保证营养和避免应激。
肚子饿了手脚会抖怎么引起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血糖波动可因肚子饿致正常人群因血糖未及时补充、儿童因生长发育快、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及长期节食不规律者因能量获取不足引发手脚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因甲亢高代谢或甲减低代谢在肚子饿时加剧代谢失衡致手脚抖,女性相对易出现且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者易诱发;神经系统问
肚子饿手脚发抖是什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时手脚发抖可能由血糖波动引发,正常进食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供能,饥饿时血糖降低致大脑等组织缺糖,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儿童、老年人及有相关生活方式或糖尿病病史者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致,甲亢时激素多代谢快能量消耗大易饥饿且神经肌肉兴奋性高致手抖
肚子饿了,手脚会发抖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时手脚发抖可能因低血糖相关(儿童生长发育快、老年人调节能力差、长期节食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易致)或能量代谢相关(身体能量储备少,甲减患者因代谢率低更易出现),应对需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并调整后续饮食,经常出现要检测血糖或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儿童需家长关注饮
肚子饿会手脚发抖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会因血糖水平下降及神经调节因素致手脚发抖,儿童因代谢快糖原储备少更易出现,家长要保证其三餐规律及饮食营养均衡;成年人常出现需警惕血糖调节问题要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饮食,有基础疾病者要控制基础病并注意相关情况;特殊病史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随身携带含糖食
肚子饿了手脚发抖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时手脚发抖可能由低血糖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相关等原因引起,机制各有不同且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应对措施包括及时补充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经常出现者需就医检查血糖、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特殊人群就医有相应注意事项。
肚子饿手脚发抖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8日
肚子饿时手脚发抖可能由多因素致,低血糖时因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血糖降低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不同人群有别;甲亢时甲状腺激素过多致高代谢状态下肚子饿能量供需矛盾突出引发,不同性别年龄段有差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因激素分泌不足能量调节失衡出现,不同人群表现不同;
夏天手脚发热冬天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6日
山东省立医院
从中医角度人体阴阳需维持平衡,体质偏阴虚者夏时阴虚不能制阳致手脚温热、冬因无法获取充足阳气而冰凉;气血不足时夏季供血仍不足夏热、冬季代谢减缓更显气血不足冬凉;环境因素夏外周血管扩张手脚温度高、冬收缩末稍供血不足易冰凉;疾病方面甲减致代谢率低冬季手脚冰凉更明
宝宝手脚冰凉什么原因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5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手脚冰凉可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属正常生理现象,保暖不足时因减少四肢血液灌注致凉需添衣调温,疾病因素中感染性疾病发热初期外周血管收缩致凉,贫血因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影响循环伴面色苍白等,心血管疾病影响血液循环伴呼吸急促等。
宝宝发烧头烫身体烫手脚不烫
王秀静
王秀静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4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
宝宝因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及末梢循环相对较差,发烧时核心部位产热增明显而四肢末端散热多致头烫身体烫手脚不烫,需选合适方式测体温并关注伴随症状,体温未超38.5℃且精神尚可可温毛巾擦大血管处物理降温,超38.5℃、精神萎靡等异常要立即就医,低龄宝宝物理降温需轻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