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乙类传染病几种

2025年09月12日 05:03:21
赵正斌
赵正斌副主任医师感染科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乙类传染病的种类

乙类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一类需要严格防控的传染病,目前共有27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儿童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儿童会发展为重症。

应对措施:对于一般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需更加注重防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多。

应对措施: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是关键。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需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艾滋病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不同性别均可发病,性活跃期的青壮年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应对措施:目前虽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等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感染者,要强调避免传播给他人,同时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问题。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感染相对较多,感染后多数可治愈。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各年龄均可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监测和治疗,避免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

-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治愈部分患者。

应对措施:对于甲型肝炎,要注意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如注意饮食卫生等;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要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时发现感染者并进行规范治疗。

脊髓灰质炎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感染率高,感染后可导致肢体麻痹等严重后果。

应对措施:通过接种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儿童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对于已感染者,需进行康复等综合治疗。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播特点: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等职业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应对措施:对禽类养殖场等场所加强管理,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扑杀等措施。人类感染后需及时隔离治疗。

麻疹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发病率高,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易感染。

应对措施: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儿童要按规定接种疫苗,一旦发现麻疹患者需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

传播特点:由汉坦病毒引起,主要宿主动物为鼠类,可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各年龄均可发病,农村地区发病相对较多。

应对措施:做好鼠类防制工作,如堵塞鼠洞、使用灭鼠药等。患者需及时就医治疗。

狂犬病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传播,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人被感染后发病死亡率极高,各年龄均可因暴露而感染。

应对措施:被动物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尤其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更要重视,需尽快规范处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播特点: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儿童感染后症状相对较重,夏秋季高发。

应对措施:防蚊、灭蚊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儿童可接种乙脑疫苗进行预防。

登革热

传播特点: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发。

应对措施:防蚊、灭蚊是关键,患者需隔离治疗。

炭疽

传播特点: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可通过接触病畜或其产品、吸入芽孢等途径感染,职业人群如牧民、屠宰工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各年龄均可发病。

应对措施:对病畜进行管理,接触病畜相关人员需做好防护,患者需隔离治疗。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和青壮年易感染,夏秋季高发。

-阿米巴性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传播途径与细菌性痢疾类似,各年龄均可发病。

应对措施:注意饮食卫生,对于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对于阿米巴性痢疾需使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肺结核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病。

应对措施: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同时要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防止疾病传播,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需加强预防。

伤寒和副伤寒

传播特点:经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和青壮年相对易感,夏秋季多见。

应对措施: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患者需隔离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传播特点: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感染率相对较高。

应对措施: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方法,患者需隔离治疗。

百日咳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易感,病程较长。

应对措施: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的关键,儿童按程序接种疫苗,患者需隔离治疗并进行止咳等对症处理。

白喉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染,可引起喉部炎症、假膜形成等。

应对措施:接种白喉疫苗,患者需隔离治疗,使用抗毒素等药物治疗。

新生儿破伤风

传播特点:由破伤风梭菌经脐部感染引起,与接生时的消毒操作不规范有关,新生儿发病。

应对措施:严格规范接生操作,对新生儿脐部做好护理,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

猩红热

传播特点: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经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染。

应对措施:患者需隔离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

布鲁氏菌病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职业人群如牧民、兽医等易感染,各年龄均可发病。

应对措施:做好牲畜的检疫和管理,接触牲畜的人员做好防护,患者需隔离治疗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淋病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以性活跃期的青壮年居多。

应对措施:加强性健康教育,患者需及时就医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

梅毒

传播特点: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

应对措施:加强性健康管理,早期发现患者并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避免母婴传播等。

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特点:由钩端螺旋体引起,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感染,职业人群如农民、渔民等易感染,各年龄均可发病。

应对措施:避免接触污染的水,对疫水地区做好防护,患者需隔离治疗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血吸虫病

传播特点:由血吸虫感染引起,通过接触疫水传播,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染,各年龄均可发病。

应对措施:避免接触疫水,对流行区进行查螺、灭螺等防治工作,患者需隔离治疗并使用抗血吸虫药物治疗。

疟疾

传播特点:由疟原虫引起,经按蚊叮咬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发。

应对措施: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患者需隔离治疗并使用抗疟药物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病毒还是乙类病毒
陈国华
陈国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是基于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等科学评估,这样的管理有助于更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对不同人群包括儿童、有基础病史者等都适用相关严格防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廖彬
廖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防控措施因其传染性强传播快,采取甲类防控能促各地各部门重视防控有效阻断传播保护公众健康,儿童因免疫系统未熟感染后病情发展快需特护,老年人伴基础病感染重症风险高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高洁
高洁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基于对其致病性传染性等特征科学评估基于科学防控依据甲类防控措施能更迅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基于病毒传播规律研究其有人传人能力甲类管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廖彬
廖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冠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甲类防控,因传染性强等,甲类防控可阻传播保安全维秩序,2023年1月8日起“乙类乙管”但特殊人群需特关,如老人要健康监测、孕妇要关注自身及胎儿、基础病者遵医嘱管理病情、儿童要关注症状表现并护理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病毒还是乙类病毒?
沃琤
沃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乙类传染病有多种,按甲类管理因传染性强等多方面因素,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阻止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不同人群因自身特征在甲类管理防控下能受更好保护。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王彦丽
王彦丽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防控措施,2023年1月8日起调整为乙类乙管,甲类防控措施严格早期对控疫情起关键作用但对社会等有影响,乙类乙管后防控更具针对性科学,对普通人群生活等恢复正常但特殊人群仍需注意防护医疗救治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江文辉
江文辉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乙类传染病但采甲类防控措施因其传染性强传播快,乙类传染病包含多种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采取甲类防控能有效落实防控举措阻断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需家长协助监督防护就医,老年人伴基础疾病多重症风险高要严格防护及告知基础病,有基础疾病人群病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金其武
金其武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防控措施基于多方面评估,儿童需更谨慎防控、老人因易有基础病更要严格防护且就医要告知基础病、有基础病人群感染后要与医生沟通基础病情况以便制定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病毒
王应琼
王应琼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属乙类病毒但采甲类防控措施,儿童感染部分症状轻少数重症需特护,老年伴基础病感染重症风险高要更注意防护,孕妇感染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并与多科医生沟通,有基础病人群感染病情可能加重要严防护并及时就医详告基础病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汤志森
汤志森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宁德市医院
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冠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基于科学评估目的是防控传播保障健康安全儿童需关注病情变化做好防护老年人要减少外出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孕妇要谨慎防护出现不适遵医嘱评估处理有基础疾病人群要严格防护控制基础疾病关注症状变化按要求监测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侯凤琴
侯凤琴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基于其较强传染性致病性可有效防传播蔓延保护健康安全儿童老人孕妇及基础疾病人群有相应防控注意事项儿童遵防控要求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防护老人尽量少外出必须外出严格防护出现症状及
新型冠状病毒是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王海燕
王海燕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综合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特征评估的基于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及疾病传播特性影响乙类传染病范畴的新型冠状病毒因传播能力强对公众健康威胁大参照甲类防控措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王宇
王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2023年1月8日起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防控治疗有不同关注点,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密切监测管理基础疾病,各人群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乙类传染病几小时上报
沃琤
沃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2日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应24小时内网络直报特殊情况如部分特殊病种要隔离相关人群中患者上报需关注不同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对防控传播蔓延至关重要相关主体须遵时限要求。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戴水奇
戴水奇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2日
湖南省人民医院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多种,它们分别由不同病原体引起,传播途径各异,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且各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通过飞沫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殊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艾滋病由HIV引起通过性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