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乙类传染病有几种

2025年09月12日 05:04:58
朱琳
朱琳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乙类传染病的种类

乙类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共有28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各类乙类传染病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发病群体无明显特定年龄、性别倾向,但免疫力较低者相对更易感染,发病后需及时隔离治疗。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感染,目前虽无法完全治愈,但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多种类型,乙肝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同类型肝炎在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等方面有差异,乙肝可导致慢性化,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儿童感染乙肝有可能慢性化,成人感染乙肝多数可自愈。

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麻痹等严重后果,儿童为高发人群,过去通过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发病率,目前仍需关注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感染风险。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主要感染禽类,人类感染多与接触病禽或受污染环境有关,H5N1等亚型致病性较强,不同年龄均可感染,感染后病情进展快,重症患者预后较差,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发病率高,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措施,患病后会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后有发热、出血、肾损害等表现,需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传播,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被可疑动物咬伤后需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同年龄均有可能感染,宠物饲养者等接触动物风险高的人群需特别注意。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脑病毒引起,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关键,发病后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不同年龄均可感染,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情凶险。

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可通过接触病畜、食用病畜肉类等途径感染,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等类型,职业暴露人群如牧民、屠宰工人等风险较高,需及时隔离治疗。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或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夏秋季多发,不同年龄均可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需注意饮食卫生。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均可感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隔离治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治愈。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不同年龄均可感染,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发病率较高,冬春季多发,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等,需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多见,病程较长,可达数周,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末有鸡鸣样吼声。

白喉:由白喉杆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多发,主要表现为咽、喉、鼻等部位灰白色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症状。

新生儿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多因接生时消毒不严所致,新生儿发病,死亡率较高,需做好新生儿接生消毒工作。

猩红热: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引起,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食用病畜产品感染,职业暴露人群如畜牧兽医等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不同年龄均可感染,男性表现为尿道炎,女性表现为宫颈炎等,需及时规范治疗。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传播,不同阶段表现不同,早期可治愈,晚期可累及多个脏器,孕妇感染梅毒可传给胎儿。

钩端螺旋体病:由钩端螺旋体引起,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传播,职业暴露人群如农民等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等。

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引起,通过接触疫水传播,流行于长江流域等部分地区,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需进行抗血吸虫治疗。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不同年龄均可感染,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需抗疟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病禽或受污染环境传播,不同年龄均可感染,感染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均可感染,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进行隔离治疗和相应的支持对症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病毒还是乙类病毒
陈国华
陈国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是基于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等科学评估,这样的管理有助于更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对不同人群包括儿童、有基础病史者等都适用相关严格防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廖彬
廖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防控措施因其传染性强传播快,采取甲类防控能促各地各部门重视防控有效阻断传播保护公众健康,儿童因免疫系统未熟感染后病情发展快需特护,老年人伴基础病感染重症风险高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高洁
高洁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基于对其致病性传染性等特征科学评估基于科学防控依据甲类防控措施能更迅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基于病毒传播规律研究其有人传人能力甲类管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廖彬
廖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冠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甲类防控,因传染性强等,甲类防控可阻传播保安全维秩序,2023年1月8日起“乙类乙管”但特殊人群需特关,如老人要健康监测、孕妇要关注自身及胎儿、基础病者遵医嘱管理病情、儿童要关注症状表现并护理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病毒还是乙类病毒?
沃琤
沃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管理,乙类传染病有多种,按甲类管理因传染性强等多方面因素,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阻止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不同人群因自身特征在甲类管理防控下能受更好保护。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王彦丽
王彦丽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防控措施,2023年1月8日起调整为乙类乙管,甲类防控措施严格早期对控疫情起关键作用但对社会等有影响,乙类乙管后防控更具针对性科学,对普通人群生活等恢复正常但特殊人群仍需注意防护医疗救治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江文辉
江文辉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乙类传染病但采甲类防控措施因其传染性强传播快,乙类传染病包含多种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采取甲类防控能有效落实防控举措阻断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需家长协助监督防护就医,老年人伴基础疾病多重症风险高要严格防护及告知基础病,有基础疾病人群病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金其武
金其武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防控措施基于多方面评估,儿童需更谨慎防控、老人因易有基础病更要严格防护且就医要告知基础病、有基础病人群感染后要与医生沟通基础病情况以便制定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病毒
王应琼
王应琼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属乙类病毒但采甲类防控措施,儿童感染部分症状轻少数重症需特护,老年伴基础病感染重症风险高要更注意防护,孕妇感染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并与多科医生沟通,有基础病人群感染病情可能加重要严防护并及时就医详告基础病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汤志森
汤志森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宁德市医院
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冠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基于科学评估目的是防控传播保障健康安全儿童需关注病情变化做好防护老年人要减少外出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孕妇要谨慎防护出现不适遵医嘱评估处理有基础疾病人群要严格防护控制基础疾病关注症状变化按要求监测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是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侯凤琴
侯凤琴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基于其较强传染性致病性可有效防传播蔓延保护健康安全儿童老人孕妇及基础疾病人群有相应防控注意事项儿童遵防控要求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防护老人尽量少外出必须外出严格防护出现症状及
新型冠状病毒是属于甲类还是乙类
王海燕
王海燕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综合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特征评估的基于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及疾病传播特性影响乙类传染病范畴的新型冠状病毒因传播能力强对公众健康威胁大参照甲类防控措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甲类还是乙类传染病
王宇
王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4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年1月20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措施,2023年1月8日起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防控治疗有不同关注点,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密切监测管理基础疾病,各人群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乙类传染病几小时上报
沃琤
沃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2日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应24小时内网络直报特殊情况如部分特殊病种要隔离相关人群中患者上报需关注不同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对防控传播蔓延至关重要相关主体须遵时限要求。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戴水奇
戴水奇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2日
湖南省人民医院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多种,它们分别由不同病原体引起,传播途径各异,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且各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通过飞沫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殊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艾滋病由HIV引起通过性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