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声带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
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调改变,失声,呼吸困难,喘鸣
常见病因为用声不当、上下呼吸道炎症、剧烈咳嗽、吸烟、内分泌失调、过敏等
改变发声方式,合理用声,可手术切除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声带息肉主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喉镜检查、发音功能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有发声不当或发声过多的诱因。
持续的声音嘶哑,长时间说话后加重,休息后稍有改善。
发音疲劳。
声调改变。
一侧或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的肿物。
肿物表面光滑,可带蒂,基底部也可能比较大,带蒂的息肉有时随呼吸上下运动。
少数可出现整个声带弥漫性息肉样变。
确定有无错误发音方法、发音能力如何、声音嘶哑程度等,从而找出发病原因和发音功能受损伤的程度,制订治疗方案。
对手术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也可排出肿瘤等其他病变。
检查可见: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
声带息肉需要与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喉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
相同点:声音嘶哑。
不同点: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晚期呈灰白色小隆起,表面光滑,有坚实感,约半个米粒大小。喉镜检查有助于鉴别。
相同点:呼吸不畅,声音嘶哑。
不同点:囊肿呈半球形,表面光滑,灰白色、微黄或淡红,囊壁一般很薄,触之可有波动感。通过频闪喉镜检查可以区别。
相同点:声音嘶哑。
不同点:喉乳头状瘤肿物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常呈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带蒂者常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通过病理检查可进行鉴别。
相同点:声音嘶哑,咽喉疼痛。
不同点:喉结核还可以出现低热、咳嗽等全身症状。病变多位于喉的后部,表现为喉黏膜苍白、水肿、伴多个浅表溃疡,如虫蚀状。胸片、结核菌素实验、痰培养等有助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