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体质不得癌

一、炎症与癌症关联的机制解析
慢性炎症状态下,炎症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会持续作用于细胞,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可促进血管新生,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支持;同时,慢性炎症引发的氧化应激可能导致DNA损伤,当DNA修复机制出现异常时,细胞突变概率增加,进而增加癌症发生风险。有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的追踪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部慢性炎症,会使胃癌发生风险显著升高,这体现了慢性炎症与特定癌症发生的关联。
二、炎症体质并非绝对不得癌的缘由
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炎症体质只是其中一个可能影响因素。即使存在炎症体质,若个体同时暴露于其他致癌因素,如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变异使个体对癌症更易感)、长期暴露于化学致癌物(如石棉接触与肺癌发生相关)、放射性物质等,仍可能罹患癌症。例如,部分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且有慢性呼吸道炎症的人群,仍有患肺癌的病例,这表明炎症体质不是癌症发生的唯一决定因素,多因素共同作用才是癌症发生的关键。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有基础炎症疾病人群
对于本身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疾病的人群,由于这类疾病长期的炎症状态可能增加癌症潜在风险,需加强健康管理。一方面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控制炎症,如合理使用抗炎药物;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定期进行肺部CT检查(因这类人群肺癌风险可能升高),通过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干预。
(二)一般人群
健康人群虽无明显炎症体质,但也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维持炎症平衡,降低癌症潜在风险。例如,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E等抗氧化营养素,可减少机体氧化应激引发的炎症;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维持炎症稳态。
四、非药物干预对炎症及癌症风险的影响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调节炎症水平、降低癌症风险有积极作用。均衡饮食中,蔬菜水果富含的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抗炎特性,能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激活;规律运动可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帮助清除异常细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但这并非能完全避免患癌,只是从整体健康角度改善炎症状态和癌症预防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