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感觉里面有异物感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炎症
-急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因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慢性咽炎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原因导致。炎症会使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产生异物感,多见于成年人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辛辣食物等人群,也可见于儿童因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引发。
-扁桃体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肿大,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咽喉异物感,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受病原体侵袭有关。
2.增生性病变
-咽喉部息肉:如声带息肉、咽喉部乳头状瘤等,息肉的存在会占据咽喉部空间,引起异物感,多见于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成年人,儿童相对少见,但也有因喉部反复炎症刺激引发息肉的可能。
-会厌囊肿:会厌部的囊肿可导致咽喉异物感,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成年人多见,病因多与会厌部黏膜腺管阻塞有关。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鼻部疾病
-鼻窦炎: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异物感,成年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儿童鼻窦炎多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相关,成年人则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控制等原因。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肥大时可堵塞后鼻孔,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倒流至咽喉,引起异物感,还可伴有鼻塞、打鼾等症状。
2.食管疾病
-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时,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喉部,产生异物感,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喜食高脂饮食等人群,儿童相对少见,但也有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出现反流情况。
-食管憩室:食管憩室是食管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可导致吞咽异物感,成年人发病较多,病因与食管运动功能失调等有关。
(三)全身性因素
1.内分泌紊乱
-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可引起咽喉部感觉异常,出现异物感,多见于45-55岁左右的女性,与内分泌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可影响机体代谢,导致咽喉部黏膜水肿等,引起异物感,成年人发病较多,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甲状腺疾病相对少见,但也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2.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生活环境中的人群,儿童也可能因学习压力等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类似症状,但相对较少见。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喉部黏膜情况,观察有无充血、肿胀、息肉、囊肿等病变,查看扁桃体大小、形态,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儿童检查时需注意动作轻柔。
2.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有无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了解邻近器官病变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声带、会厌等部位的病变,能清晰发现息肉、囊肿、炎症等情况,成年人和儿童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需在合适的镇静或麻醉下进行以配合检查。
2.颈部CT或MRI检查
-对于了解邻近器官如鼻窦、食管、甲状腺等病变情况有帮助,如判断鼻窦炎严重程度、食管憩室情况、甲状腺有无肿大或占位等,成年人和儿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儿童进行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尽量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有无感染情况,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若升高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成年人和儿童均可检查,儿童血常规检查操作相对简单,但需准确采集标本。
2.甲状腺功能检查
-对于怀疑甲状腺疾病导致咽喉异物感的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如T3、T4、TSH等,成年人和儿童均可进行,儿童甲状腺功能检查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参考值不同。
三、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
-对于咽喉异物感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避免饮酒、吸烟。成年人和儿童均需注意,儿童尤其要避免接触二手烟。建议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橙子等),成年人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等,儿童则要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生长发育。
-用嗓习惯:
-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成年人,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连续说话,儿童则要避免长时间大声哭闹等过度用嗓情况,可适当进行发声训练,保持正确的发声方式。
-鼻腔护理:
-有鼻部疾病的患者,成年人可通过生理盐水洗鼻来保持鼻腔通畅,减少分泌物倒流,儿童若有鼻窦炎或腺样体肥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鼻腔冲洗等护理,儿童冲洗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
2.心理调节
-对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咽喉异物感的患者,成年人要学会缓解压力,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儿童则需要家长营造轻松的生活学习环境,减少心理压力,若儿童症状明显,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
(二)针对病因的治疗
1.炎症性疾病治疗
-咽炎、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若为细菌感染,成年人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需注意过敏史),儿童则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儿童可用阿莫西林等。慢性炎症可采用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成年人和儿童均可使用,但儿童需注意含漱液的用量和方法。
-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成年人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或头孢类等,儿童根据病情选用合适药物,同时可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可进行鼻腔冲洗等。
2.增生性病变治疗
-息肉、囊肿等:
-咽喉部息肉、囊肿多需手术治疗,如声带息肉可行支撑喉镜下息肉切除术,成年人和儿童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患儿耐受情况。
-腺样体肥大:
-儿童腺样体肥大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时,多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式有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等,术后要注意创面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3.反流性疾病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成年人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同时要注意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儿童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等,以减少胃酸反流对咽喉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