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感觉咽喉里有异物感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炎症
-急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慢性咽炎则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用嗓过度等因素有关。炎症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从而产生异物感。研究表明,慢性咽炎患者中,有长期吸烟史的比例较高,吸烟产生的烟雾会刺激咽喉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出现异物感。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扁桃体发炎时,扁桃体肿大,可能会引起咽喉异物感。例如,儿童时期反复的扁桃体炎发作,可能会导致扁桃体增生肥大,成年后仍可能存在咽喉异物感的症状。
2.咽喉部新生物
-息肉:如声带息肉、咽喉部息肉等。声带息肉多与用嗓过度有关,长期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可引起声带黏膜水肿,逐渐形成息肉。咽喉部息肉可能是由于局部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导致黏膜异常增生形成。息肉会占据咽喉部空间,引起异物感。
-肿瘤:咽喉部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以及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喉癌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因素相关,下咽癌也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肿瘤生长会导致咽喉部出现异物感,且随着病情进展,异物感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其他症状。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鼻部疾病
-鼻窦炎: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起咽喉异物感。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咽喉,导致咽喉部出现不适,产生异物感。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导致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引起咽喉异物感,还可能伴有鼻塞、打鼾等症状。
2.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炎症,导致咽喉异物感。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有60%-70%会出现咽喉部异物感等咽喉症状。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吸烟等因素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咽喉部出现异物感。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部,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新生物、扁桃体大小及形态等。例如,检查慢性咽炎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检查扁桃体炎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
2.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有无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因为颈部的一些病变可能会影响咽喉部,如甲状腺肿大等,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压迫咽喉部,引起异物感。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对于考虑感染因素引起咽喉异物感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急性咽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2.病原体检测
-对于怀疑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如怀疑EB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等,可进行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如EB病毒抗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的情况,明确是否有炎症、新生物等。纤维喉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喉部及下咽部位的细微病变,对于发现早期的咽喉肿瘤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纤维喉镜可以发现早期的声带息肉、喉癌等病变。
2.鼻窦CT
-对于怀疑鼻部疾病引起咽喉异物感的患者,鼻窦CT检查可以了解鼻窦的情况,如是否有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等。例如,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看到腺样体是否肥大以及鼻窦内的炎症情况等。
3.食管镜或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等食管疾病引起咽喉异物感的患者,食管镜或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内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肿瘤等病变。例如,胃镜检查可以发现食管黏膜是否有反流性炎症改变等。
三、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异物感。减少吸烟、饮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咽喉部产生不良刺激,戒烟限酒有助于缓解咽喉异物感症状。建议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咽喉黏膜的正常功能。
-用嗓方面:对于用嗓过度引起咽喉异物感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嗓,适当休息,可采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如发声时保持呼吸平稳、声音适中。
2.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避免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减少干燥空气对咽喉部的刺激。
(二)针对病因治疗
1.炎症治疗
-咽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慢性咽炎可采用局部治疗,如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以清洁咽喉部,减轻炎症。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用药)。如果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且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2.新生物治疗
-息肉:对于较小的声带息肉等咽喉部息肉,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禁声休息、雾化吸入等。雾化吸入可使用布地奈德等药物,减轻局部炎症水肿。如果息肉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切除。
-肿瘤:咽喉部的肿瘤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情况综合决定。良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即可,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例如,早期喉癌可采用手术切除,中晚期喉癌可能需要综合治疗。
3.邻近器官疾病治疗
-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腔炎症。慢性鼻窦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
-腺样体肥大:儿童腺样体肥大如果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鼻塞、咽喉异物感、打鼾等,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药物治疗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反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导致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和面部发育。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和咽喉异物感等症状,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夜间打鼾明显、张口呼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腺样体。
2.儿童咽喉部异物感:儿童出现咽喉异物感时,要特别注意排除异物吸入的可能。如果儿童突然出现咽喉异物感,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有异物吸入,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等)以明确诊断,并及时取出异物。
(二)老年人
1.老年人咽喉部异物感:老年人出现咽喉异物感时,要警惕咽喉部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是咽喉部肿瘤的高发人群之一。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咽喉异物感相关疾病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老年人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咽喉炎症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
2.胃食管反流病在老年人中的特点: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咽喉异物感可能不典型,有的老年人可能没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仅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在治疗时,除了常规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外,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因为长期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