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病
后天性心脏病包括以下几种: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后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3.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出现头痛、头胀、眩晕、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4.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5.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病原微生物循血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炎。正常的心脏瓣膜表面是光滑的,赘生物的形成会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从而影响心脏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等全身感染症状,还可能出现心脏杂音、心力衰竭等症状。
6.心肌疾病:包括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7.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8.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或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后天性心脏病的一些常见类型,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可能的心脏病类型。如果出现心脏不适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接受相应的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等,对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