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出生后心脏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是后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梗死。其主要病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2.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3.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可导致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
4.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5.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
6.心肌疾病:包括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多种类型。
7.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如果怀疑自己有后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