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怀孕该如何做
一、孕前准备
(一)身体检查
1.女性检查
-一般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基础指标检测,了解自身基本健康状况。例如,血压正常范围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影响怀孕的基础疾病风险,若血压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并调整。
-妇科检查:进行白带常规、宫颈涂片等检查,排查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因为患有某些妇科炎症可能会影响受孕,甚至导致孕期感染等不良后果。如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在孕期加重,影响胎儿健康。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是否贫血等血液问题,贫血会影响氧气输送,不利于胎儿发育;尿常规可排查泌尿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检查能评估身体代谢和解毒功能是否正常,保障孕期身体能够良好代谢和承受妊娠负担。
-传染病检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检查,这些传染病可能会垂直传播给胎儿,所以需要提前知晓并采取相应措施。
-染色体检查: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需进行染色体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性疾病风险,如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2.男性检查
-一般健康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了解基本身体状况。
-精液常规检查:这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可了解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情况。正常精子密度应大于20×10⁶/ml,精子活力a级(快速前向运动)应大于25%,或a+b级(前向运动)大于50%等,若精液常规异常可能提示男性生育问题。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
-女性: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殖系统健康;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生殖细胞;适量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豆类、全麦食品等,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孕前3个月至孕期3个月需补充叶酸,一般每天400-800μg。
-男性:同样需要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同时可多吃含锌的食物,如牡蛎、贝类、坚果等,锌对精子的生成、成熟和活力有重要作用,缺锌可能影响精子质量。
2.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等。运动有助于维持合适的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有利于受孕和孕期身体状态。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等,反而不利于受孕。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状况;对于体重过轻的人群,运动可以帮助增加肌肉量等,改善身体整体健康状况以利于怀孕。
3.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内分泌调节,女性内分泌正常对于月经规律、排卵正常至关重要;男性良好的睡眠也有利于精子的正常生成和质量维持。长期熬夜等不规律作息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排卵和精子质量。
二、排卵期把握
(一)月经周期规律者
1.计算排卵期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左右)的女性,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若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1号来潮,那么下次月经大约在29号,往前推14天,排卵期大约在15号左右。可以通过月经周期来大致推算排卵期,但这只是一个估算方法,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2.监测排卵
-可以使用排卵试纸监测排卵,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提示即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来预测排卵时间。另外,还可以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通过每天早晨醒来后测量基础体温并绘制体温曲线,也能辅助判断排卵期。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者
1.B超监测排卵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可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来准确把握排卵期。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通过B超观察卵泡大小,当卵泡发育到18-25mm时,提示即将排卵,此时可以指导同房,提高受孕几率。B超监测排卵能直观看到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情况,是比较准确的方法。
三、同房时机与姿势
(一)同房时机
1.排卵期同房
-在估算的排卵期内适当增加同房次数,一般建议每隔1-2天同房一次,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精子在女性体内等待卵子排出,提高受孕几率。因为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2-3天,卵子排出后存活时间较短,所以在排卵期内合理安排同房时间很重要。
(二)同房姿势
1.常见姿势
-后入式等姿势可能有助于精子更接近宫颈口,增加精子与卵子相遇的机会。当然,舒适的同房姿势更有利于夫妻双方放松,也有助于提高受孕几率,因为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受孕。但姿势并不是决定受孕的关键因素,关键还是要在合适的时间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精子与卵子结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高龄备孕人群
1.女性
-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备孕,卵巢功能逐渐下降,卵子质量可能降低,染色体异常几率增加。所以更要提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更详细的妇科检查、遗传咨询等。同时,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备孕过程中,可能需要更频繁地监测排卵等情况,因为卵巢功能下降可能排卵不规律等。
2.男性
-高龄男性精子质量也可能下降,需要更关注精液常规等检查,若发现精子质量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等。
(二)有基础疾病人群
1.糖尿病患者
-女性糖尿病患者备孕前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3.9-7.2mmol/L,餐后血糖适当控制。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同时孕期高血糖也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可能需要从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等,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备孕时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备孕和孕期相对安全的降压药物,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等,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影响受孕和孕期健康。
(三)肥胖人群
1.女性
-肥胖女性可能存在内分泌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导致排卵异常,影响受孕。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轻体重,一般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在减重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同时,肥胖女性备孕时更要密切监测排卵等情况,因为肥胖可能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和排卵功能。
2.男性
-肥胖男性也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精子质量,需要通过运动和饮食调整来控制体重,提高精子质量,增加受孕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