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屁眼疼怎样治
一、明确病因
拉大便屁眼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肛裂多因大便干结,排便时撑裂肛管皮肤所致;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当痔核肿大、嵌顿或发炎时可出现排便时肛门疼痛;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会导致肛门疼痛伴红肿等表现。不同病因导致的疼痛特点有所不同,比如肛裂引起的疼痛多为排便时剧痛,便后有短暂缓解,随后又出现长时间的肛门疼痛;痔疮引起的疼痛,外痔疼痛较明显,内痔一般早期无痛,当脱出嵌顿后可出现疼痛。
二、一般处理措施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以及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使大便松软,减少对肛门的刺激。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为25~30克,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儿童可根据年龄适当减少摄入量,但也应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以维持正常排便。例如,对于5~12岁的儿童,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约为19~25克。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会刺激肛门局部黏膜,加重疼痛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
-适量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多喝水可以使大便保持湿润,利于排便。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比如3~6岁儿童每天饮水约1000~1400毫升。
2.保持肛门清洁
-便后清洗: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可减少粪便残留对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清洗时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37~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肛门。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便后清洗工作,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肛门周围皮肤。
-坐浴:可以每天进行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坐浴时水温同样要适宜,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皮肤娇嫩,坐浴时间应更短,一般5~10分钟即可,且要在家长监护下进行。
三、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
1.肛裂
-轻度肛裂:通过上述调整饮食、保持肛门清洁等一般处理措施,部分轻度肛裂可逐渐愈合。一般来说,经过1~2周的规范处理,轻度肛裂有很大可能恢复。
-严重肛裂:如果肛裂反复发作或病情较重,可能需要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等缓解括约肌痉挛,促进肛裂愈合,但儿童应避免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式。
2.痔疮
-外痔:对于无症状的外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当外痔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可通过坐浴、局部涂抹痔疮膏等缓解症状。儿童患痔疮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痔疮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坐浴等。
-内痔:内痔脱出嵌顿引起疼痛时,可先尝试手法复位,将脱出的痔核推回肛门内,然后进行坐浴等处理。对于反复脱出嵌顿的内痔,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
3.肛周脓肿
-早期肛周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但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体重等计算用药剂量)以及局部坐浴等处理,部分早期较小的肛周脓肿可能通过保守治疗消退。
-形成脓肿的肛周脓肿:一旦肛周脓肿形成脓液,多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将脓液排出,以缓解疼痛等症状。儿童进行肛周脓肿手术时,要特别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和术后护理,防止出现并发症。
总之,拉大便屁眼疼需要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肛门清洁等。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