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规律运动:依据《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每周开展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等,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进而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2.戒烟限酒:吸烟是结直肠癌的明确危险因素,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会增加患病几率,需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二、优化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维持在25~35克,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2.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严格限制红肉(如牛肉、猪肉)每日摄入量不超过70克,避免大量食用加工肉类,因其含有的某些物质可能增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三、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1.筛查人群及频率:45~75岁平均风险人群应定期接受筛查,常用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检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建议每10年进行一次。
2.高危人群调整: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提前筛查年龄并调整筛查频率,比如有家族史者可能需从40岁前开始筛查,且结肠镜检查间隔缩短。
四、关注特殊人群健康
1.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家族成员:这类人群应尽早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身遗传风险,并严格按照遗传咨询建议进行更频繁的筛查,如增加结肠镜检查频率等。
2.老年人:注重维持肠道健康,在饮食上可进一步细化调整,保证膳食纤维摄入充足,同时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运动,如选择散步等温和运动方式,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相关筛查。
3.女性:孕期及产后需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营养均衡,产后身体恢复后及时安排结直肠癌筛查,兼顾自身健康与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相关因素,确保筛查不被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