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的治疗
一、发作时的急救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防止窒息。这是因为小儿惊厥发作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堵塞气道,头偏向一侧可利用重力让分泌物自然流出,保障呼吸顺畅。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避免衣物等覆盖口鼻影响呼吸。
2.防止受伤: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力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损伤。可在患儿身边放置柔软物品,防止其碰撞受伤。对于有牙齿紧闭的情况,不要强行撬开嘴巴,避免损伤牙齿。
二、控制惊厥发作
1.药物治疗:常用的止惊药物有地西泮等。地西泮可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来迅速控制惊厥发作,但需注意其使用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调整合适剂量,且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2.针刺疗法: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但这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且作为辅助的急救措施。
三、寻找并治疗病因
1.发热相关惊厥:如果是由发热引起的惊厥,要积极进行退热治疗。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需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剂型和剂量)。同时要进一步查找引起发热的原因,如感染等,针对感染进行相应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例如,若考虑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惊厥,要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若为细菌感染则选用敏感抗生素。
2.非发热性惊厥:对于非发热性惊厥,要排查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他病因。如考虑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惊厥,需要进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涉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等,但药物选择和使用要非常谨慎,充分考虑患儿年龄等因素。
四、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意识状态等变化。对于惊厥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要详细记录,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2.维持稳定的环境:保持患儿居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对于婴幼儿,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操作,让患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病情恢复。
3.饮食护理:根据患儿年龄给予合适的饮食,保证营养供应。对于能进食的患儿,要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不能进食或有呕吐等情况的患儿,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惊厥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在护理和治疗中更要注意各项操作的轻柔、规范。在药物使用上,严格按照儿科剂量标准,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例如,在使用退热药物时,要精确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防止用药过量或不足。
2.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对于本身有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生惊厥时,治疗要更加综合和谨慎。需要在治疗惊厥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且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惊厥治疗药物的影响等。比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调整剂量或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以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