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一、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概述
清理呼吸道无效指的是个体不能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阻塞物,使呼吸道不能保持通畅的一种状态。这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原因
1.身体虚弱或疲劳:身体状况不佳,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进行咳嗽动作以排出痰液,老年人和久病卧床者尤为常见。
2.认知障碍:如患有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不能正确执行咳嗽、咳痰动作。
3.疼痛:胸部、腹部手术后,或患有胸膜炎等疾病,咳嗽时会引起疼痛,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抑制咳嗽,导致痰液排出困难。
4.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难以咳出。
5.气道阻塞:异物吸入、肿瘤压迫等可导致气道狭窄或阻塞,影响痰液排出。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的评估
1.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息、咳嗽无力、痰液难以咳出等表现。
2.肺部听诊:通过听诊了解肺部呼吸音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声音,以评估呼吸道通畅程度。
3.痰液评估: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性状等,如黄色脓性痰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白色黏痰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
四、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氨溴索: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显著促进排痰。
乙酰半胱氨酸: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滞性,使痰液易于咳出。
2.物理治疗:
胸部叩击:通过叩击胸背部,使痰液松动,易于排出。操作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胸背部。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痰液流出。例如,病变在肺部下叶时,可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
五、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等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环境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以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3.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以稀释痰液。同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4.咳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如深吸气后屏气3秒,然后用力咳出痰液。对于因疼痛不敢咳嗽者,可在咳嗽时用双手按压伤口两侧,以减轻疼痛。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排出能力差。护理时应更加耐心,协助其翻身、拍背,动作要轻柔。同时,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呼吸道功能。
2.儿童:儿童呼吸道较狭窄,咳嗽力量弱。在进行胸部叩击等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胸壁。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物理治疗如胸部叩击等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子宫收缩。同时,鼓励孕妇多饮水,适当活动,以促进痰液排出。
4.患有慢性疾病者:如COPD、支气管扩张等患者,本身呼吸道功能较差,应加强日常护理,定期复诊,严格按医嘱用药,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