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水肿是咋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小腿水肿
1.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人体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姿时,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可引起小腿水肿,通常在休息、抬高下肢后可缓解。例如,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较易出现此类生理性小腿水肿。
2.妊娠:女性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导致小腿水肿,一般分娩后水肿可逐渐消退。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小腿水肿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下肢,表现为小腿水肿,且多从下肢低垂部位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例如,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出现小腿水肿需警惕心力衰竭复发。
2.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血栓:单侧小腿突然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典型表现,多因下肢活动减少、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
-下肢静脉曲张:长期静脉回流不畅致静脉迂曲扩张,可出现小腿水肿,伴下肢沉重、酸胀感,病情进展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
(二)肾脏疾病
1.肾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水钠潴留,可引起小腿水肿,常伴随眼睑、颜面先出现水肿,随后波及全身,可伴有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2.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出至组织间隙,引起小腿及全身水肿,同时有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等特征。
(三)肝脏疾病
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门脉高压使静脉回流受阻,可出现小腿水肿,常伴有腹水、黄疸、脾大等表现。
(四)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低,出现黏液性水肿,多为非凹陷性,除小腿水肿外,还伴有怕冷、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
三、不同人群小腿水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小腿水肿需排查先天性心脏病、肾脏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因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引起水肿,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是否伴有呼吸急促、发育迟缓等表现。
2.老年人:老年人小腿水肿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下肢血管病变(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因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心肾功能减退,更易出现水肿相关问题,应定期体检,关注心肾功能及下肢血管情况。
3.孕妇:妊娠中晚期出现的小腿水肿多为生理性,但若水肿进行性加重、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需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及时就医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