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啰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听诊特点
1.形态与时相特征:湿啰音是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产生的声音,具断续性、短暂性,常连续多个出现,吸气相尤其终末明显,也可出现于呼气早期。按音响强度分:①响亮性湿啰音,强度响亮,发生于气管或主支气管,因局部支气管口径宽大且靠近胸壁,常见于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②非响亮性湿啰音,声音低弱,发生在小支气管或肺泡内,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按呼吸道管径及渗出物多寡分:①粗湿啰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吸气早期出现,音调低、响度大,可见于支气管扩张症;②中湿啰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吸气中期出现,可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③细湿啰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吸气后期出现,音调高,可见于细支气管炎、肺淤血等;④捻发音,极细均匀一致,吸气终末听到,似捻搓头发声,常见于肺淤血、肺炎早期和肺泡炎等。
二、临床意义
1.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炎症致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时可产生湿啰音,如肺炎患者炎症部位肺泡和支气管有渗出液,听诊可闻相应部位湿啰音,不同类型肺炎湿啰音特点有别,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可闻较广泛湿啰音。
2.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时肺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影响气体交换致气道有分泌物样改变,可闻湿啰音,且可从肺底向肺尖蔓延,依肺水肿程度湿啰音范围和密集程度有异。
3.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部位支气管壁破坏致分泌物易积聚,常可闻固定部位粗湿啰音,吸气时明显,因扩张支气管内有较多分泌物,气体通过引起水泡破裂发声。
4.肺淤血: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时,肺组织含血量增多、间质水肿可致湿啰音产生,早期可能仅肺底听到,病情加重时湿啰音可蔓延至中、肺尖部位。
5.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症时管腔内有渗出物等,听诊可闻细湿啰音,多见于婴幼儿,因其细支气管易受炎症影响,临床诊断需结合湿啰音特点判断。
三、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儿童:呼吸道解剖生理具特殊性,湿啰音听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别,临床判断需更谨慎,如婴幼儿细支气管炎时湿啰音特点对疾病诊断具重要参考价值,护理及诊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性别:湿啰音相关疾病发生无绝对性别差异,但心源性疾病等在不同性别中发生率及表现可因个体差异有不同,临床评估需综合考虑。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人群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可出现相应湿啰音表现,临床评估时需结合生活方式因素,如询问吸烟史等。
病史因素:有肺部基础病史人群,湿啰音出现可能提示病情复发或加重,需密切关注并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