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会得脑膜炎呢是什么原因引起名医在线
新生儿脑膜炎的常见病因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引发脑膜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母亲阴道内存在B族链球菌定植时,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被感染,约占早发型新生儿脑膜炎病因的50%-70%。
大肠埃希菌:也是早发型新生儿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多由母亲产道内的条件致病菌上行感染胎儿,或经不洁的接生操作等途径感染,在早发型病例中占比较高。
李斯特菌: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也可在分娩过程中经产道感染,尤其在母亲有李斯特菌感染史或食品接触史时,新生儿感染风险增加。
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也可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多与新生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
病毒:如肠道病毒等,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脑膜炎,但相对细菌感染而言发生率较低。
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等,通常发生在早产儿、长期住院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新生儿中,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而继发真菌感染引发脑膜炎。
新生儿患脑膜炎的相关因素
早产:早产儿的各个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包括免疫系统和血-脑屏障,其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更弱,发生脑膜炎的风险显著高于足月儿。
出生时感染:如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胎膜早破时间过长等,增加了新生儿经产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还有在分娩时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脑膜炎。
围生期侵入性操作:比如新生儿接受气管插管、脐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时,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护理不当,病原体容易通过这些侵入途径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进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
母亲孕期感染:母亲在孕期发生细菌、病毒等感染时,部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在宫内感染,出生后发展为脑膜炎;例如母亲孕期患李斯特菌感染,就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并引发新生儿脑膜炎。
新生儿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新生儿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早期可能仅有非特异性表现,如体温不稳定(可表现为体温不升或发热)、拒奶、嗜睡、反应差、呼吸不规则、前囟饱满或紧张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抽搐、角弓反张、意识障碍加重等表现,但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往往不明显。
危害:新生儿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积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预后,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新生儿出现上述可疑表现时,需高度警惕脑膜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