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俩个鼻孔一起流鼻血

2025年07月09日
张书萍
张书萍主治医师耳鼻喉
四川省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两个鼻孔一起流鼻血的原因

1.局部原因

外伤:鼻部受到撞击、挖鼻等,损伤鼻黏膜血管,导致双侧鼻出血。比如运动时鼻部意外碰撞硬物,或频繁用手指挖鼻,都可能损伤鼻黏膜,引起出血。

鼻部炎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出血。像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发作期频繁揉鼻、擤鼻,会增加鼻出血风险。

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溃疡等,可导致双侧鼻腔黏膜张力改变,黏膜变薄,易受气流、炎症等影响而出血。

鼻腔、鼻窦肿瘤:良性肿瘤如鼻息肉、血管瘤,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等,侵犯破坏鼻黏膜及血管,可能引起双侧鼻出血。不过,肿瘤导致的鼻出血相对较少见,且多伴有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带血、头痛等。

2.全身原因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白血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影响正常凝血因子生成。这些疾病会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容易出现双侧鼻出血,且出血往往不易止住。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鼻腔血管压力增大,易破裂出血。尤其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患高血压后鼻出血风险更高。

其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会抑制凝血功能,增加出血倾向;严重肝肾疾病,影响凝血因子合成,也可能导致鼻出血。

二、两个鼻孔一起流鼻血的紧急处理

1.压迫止血: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利用压力使破裂血管止血。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在前额和后颈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填塞止血:若压迫止血效果不佳,可使用干净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尽量填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但注意不要填塞过深,避免损伤鼻腔结构。

三、检查项目

1.前鼻镜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直接观察鼻腔前部情况,查看鼻黏膜有无充血、肿胀、糜烂、溃疡,鼻中隔是否偏曲,鼻腔内有无新生物等。

2.鼻内镜检查:可深入鼻腔内部,更全面、清晰地观察鼻腔和鼻窦情况,发现细微病变,如早期肿瘤、隐匿部位的出血点等。

3.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量、白细胞分类等,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4.血压测量:明确是否因高血压导致鼻出血,尤其是中老年人,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四、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烧灼法:对于明确出血点且位置较浅的患者,可采用化学药物烧灼或电烧灼,使出血点局部组织凝固,封闭血管止血。

填塞法:适用于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确的情况。可使用凡士林油纱条、膨胀海绵等材料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4872小时,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2.全身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若因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需血液科专科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提升血小板数量;高血压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药物治疗:可使用维生素K、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促进凝血。

五、日常预防

1.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鼻,可清洁鼻腔、湿润黏膜,减少鼻黏膜干燥破裂出血风险。尤其是在干燥季节或环境中,更应注意。

2.改变不良习惯:避免挖鼻、用力擤鼻等损伤鼻黏膜的行为。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引导,纠正其不良习惯。

3.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平稳;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4.增强体质:适当运动,均衡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鼻部炎症发生。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鼻出血多因鼻腔黏膜娇嫩,且常有挖鼻习惯所致。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挖鼻,保持鼻腔清洁。若孩子反复鼻出血,需及时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等疾病。在鼻出血时,家长要保持冷静,正确指导孩子采取压迫止血等措施,避免孩子因紧张而加重出血。

2.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除积极控制血压外,日常生活中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用力,如突然弯腰、用力排便等,以防血压突然升高引发鼻出血。鼻出血时,因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止血可能相对困难,若压迫止血效果不佳,应尽快就医。

3.孕妇:孕妇鼻出血可能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鼻黏膜充血有关。鼻出血时,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先采用压迫止血等物理方法。若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孕期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

4.长期服药人群: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鼻出血风险较高。如需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原有疾病治疗。鼻出血时,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采取更合适的处理措施。

俩个鼻孔一起流鼻血
张书萍
张书萍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09日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两个鼻孔一起流鼻血原因分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有外伤鼻部炎症鼻中隔病变鼻腔鼻窦肿瘤等全身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长期服抗凝药严重肝肾疾病等紧急处理可压迫止血或填塞止血检查有前鼻镜鼻内镜血液血压测量等治疗有局部烧灼填塞全身针对病因药物治疗日常预防要保持鼻腔湿润改
儿童鼻子里有俩个小肉球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5月29日
儿童鼻子里的小肉球多为正常下鼻甲有时会肿大常见原因有急性鼻炎病毒感染致黏膜充血肿胀、过敏性鼻炎接触过敏原引发、鼻窦炎细菌感染蔓延、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致慢性充血、不良生活习惯损伤黏膜,诊断方法有前鼻镜、鼻内镜、过敏原检测、鼻窦CT检查,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纠
指甲上有一俩个凹下去的小坑
李琴
李琴住院医师
2025年05月07日
甘肃省人民医院
指甲出现凹坑可能是营养不良、外伤、真菌感染、扁平苔藓、银屑病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指甲受伤,怀疑真菌感染应就医,扁平苔藓、银屑病等需遵医嘱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人,指甲出现凹坑时需注意。
俩脚大拇指指甲老是往肉里长怎么办
陈欢
陈欢住院医师
2025年03月17日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
嵌甲是指甲往肉里长,可能与遗传、穿鞋不当、修剪不当、感染有关,可采取保守治疗和专业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鞋子、注意脚部卫生、避免过度修剪指甲等。
俩门牙之间的肉肿起来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7日
牙龈肿胀可能是牙龈发炎、牙周炎、牙齿问题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可采取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就医治疗等措施。
俩岁女宝宝身高体重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7日
根据提供的信息,两岁女宝宝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为体重9.06-17.54kg,身高81.4-92.9cm。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营养、环境等。如身高体重偏离正常范围或出现生长缓慢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这俩天有点发烧怎么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7日
发烧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物理降温、休息和水分补充。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治疗需咨询医生。如发烧持续或伴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俩月的婴儿尿黄怎么回事
王洁英
王洁英主治医师
2025年03月17日
陕西省人民医院
婴儿尿黄可能与水分摄入不足、胆红素代谢异常、感染等有关,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观察、就医等方式改善。
五更太平丸一天能吃俩包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6日
五更太平丸是一种中药,用于治疗咳嗽、咯血等症状,需按医嘱或说明书剂量服用,勿自行增减。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过敏体质者及患其他疾病者需注意服用禁忌。
我的俩个小腿肚子都疼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6日
小腿肚子疼可能与过度运动、腰椎间盘突出、下肢血管病变等有关,可就医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怀孕俩月用了化妆品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乔娟
乔娟住院医师
2025年03月16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怀孕两个月使用化妆品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与化妆品的成分有关,为确保胎儿安全,建议孕妇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化妆品,并注意以下几点:阅读成分表、选择天然和有机产品、注意清洁、避免使用口红和指甲油、咨询医生。
最近这俩天总是瞌睡是怎么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6日
最近瞌睡可能与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及其他原因有关,建议就医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俩月有胎芽没胎心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6日
怀孕早期发现有胎芽没胎心,可能是怀孕时间较短、胚胎发育异常、孕妇身体状况、不良生活习惯或免疫因素等原因导致。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确定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孕妇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宝宝这俩天拉绿色黏液大便,是怎么回事
张春艳
张春艳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6日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宝宝拉绿色黏液大便可能与饮食、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等有关,也可能是药物或疾病所致。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保暖和良好心态。
头顶脱发,俩鬓角脱的厉害,怎么生发
邵奕
邵奕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5日
茂名市人民医院
头顶和俩鬓角脱发严重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等有关,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植发、光疗等,同时可采取保持头皮清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烫染、减轻压力、规律作息、避免吸烟等措施。生发需要一定时间,使用生发产品或方法一段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