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风的治疗
一、现场紧急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防止窒息。因为小儿抽风时可能会有分泌物阻塞气道,头偏向一侧有助于分泌物流出。
2.防止受伤: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行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损伤。可在患儿身旁放置柔软的物品,避免其撞到周围硬物。
二、及时就医及后续处理
1.寻找病因:尽快带患儿前往医院,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等,还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小儿抽风的病因,常见病因有热性惊厥、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对于热性惊厥,多与儿童在发热时大脑兴奋性增高有关,常见于6个月-5岁的儿童,多在体温骤升时发生抽搐。
-癫痫引起的抽风则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可能有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是由于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抽风,多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2.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热性惊厥,主要是控制体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需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使用退热药物于低龄儿童),同时积极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如感染等。
-若是癫痫导致的抽风,医生会根据癫痫的类型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抽风,则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来治疗病原体,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需使用敏感的抗生素等。
三、日常护理要点
1.生活护理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及减少抽风发作的风险。
-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增强机体抵抗力。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抽风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表现等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处理抽风及后续治疗护理中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医疗护理的相关规范,护理操作要轻柔。
-有癫痫病史的小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复诊,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避免自行停药等,同时要避免患儿受到强烈的声光刺激等可能诱发抽风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