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皮肤过敏应该怎么办

一、明确过敏原
儿童皮肤过敏,首先应尽量明确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霉菌等)、接触物(如某些化妆品、清洁剂、金属饰品等)。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回忆孩子在过敏症状出现前接触过的物质;也可借助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明确过敏原后,尽可能避免接触,这是预防和治疗儿童皮肤过敏的关键。
二、一般治疗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洗浴产品,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237℃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增强皮肤屏障。
2.穿着要求:给孩子选择宽松、纯棉的衣物,避免穿化纤、羊毛等材质的衣服,这些材质可能刺激皮肤,加重过敏症状。
3.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外出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时。
三、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2.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适用于症状较严重的皮肤过敏。
四、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皮肤娇嫩,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使用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外用药物应选择温和、低强度的糖皮质激素,且使用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做好皮肤护理、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2.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儿童,皮肤过敏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的一部分,需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其他系统症状,如喘息、流涕、咳嗽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过敏体质儿童:这类儿童更容易发生皮肤过敏,日常生活中需更加注意避免接触已知或可能的过敏原。家长应做好孩子的健康管理,记录过敏发生的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过敏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