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皮肤过敏该怎么办

一、确定过敏原
1.详细回顾接触史:仔细回忆孩子近期接触的物质,如食物、新换的衣物、玩具、护肤品,以及去过的新环境等。像有些孩子可能在接触了特定植物后,皮肤出现过敏症状。
2.皮肤点刺试验:通过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过敏原液体滴于孩子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观察是否出现风团、红晕等过敏反应,以确定过敏原,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适合儿童。
3.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孩子血液,检测血液中针对不同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能帮助找出潜在过敏原,尤其适用于不能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儿童。
二、一般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一旦明确过敏原,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若对尘螨过敏,要经常清洗孩子的床上用品、窗帘等,并使用防螨床罩、枕套;若是食物过敏,在饮食中要严格避免食用该食物。
2.皮肤护理:保持孩子皮肤清洁,用温水给孩子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澡后,及时涂抹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如皮肤瘙痒,可通过轻轻拍打或冷敷来缓解,避免孩子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三、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2.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适用于局部皮肤过敏症状较严重的情况,能减轻炎症反应。
四、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皮肤更娇嫩,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症状严重需用药,应严格遵医嘱,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有其他基础疾病儿童:例如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儿童,皮肤过敏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五、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
1.年龄:低龄儿童皮肤过敏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且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更细致观察。在治疗上,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和方法。而年龄稍大儿童可能因搔抓等行为影响恢复,家长要做好教育引导。
2.性别:一般性别对儿童皮肤过敏的影响不大,但可能在生活习惯上有差异。如女孩子可能使用更多的护肤品、饰品等,要注意排查这些物品是否为过敏原。
3.生活方式:若孩子生活环境潮湿,易滋生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应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孩子喜欢在草地、花丛玩耍,可能接触到花粉、昆虫等过敏原,玩耍后要及时清洗皮肤。
4.病史: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发生皮肤过敏的几率相对较高,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日常接触的物质,做好预防措施。若孩子既往有皮肤过敏史,要详细记录每次过敏的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