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脾虚有湿怎么治疗

2025年07月16日
罗建红
罗建红副主任护师妇产科综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中医治疗

1.中药调理:常见的用于脾虚有湿治疗的中药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其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能起到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证。还有藿香正气散,含藿香、紫苏、白芷等成分,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对感受寒湿之邪导致的脾虚有湿症状有效。

2.艾灸疗法: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此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属任脉,艾灸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脾俞穴为脾的背俞穴,艾灸可健脾和胃、利湿升清。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激发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脾虚有湿状态。

3.推拿按摩:可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还可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按摩此穴对调理脾胃、运化水湿有帮助。手法以按揉为主,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二、饮食调理

1.选择健脾利湿食物:日常饮食可多吃薏米,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作用,可煮粥或炖汤食用。芡实也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功效,适合脾虚有湿人群。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无论是蒸煮还是炒菜都可。白扁豆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可煮成白扁豆粥。这些食物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用。

2.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冷饮、冰淇淋等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虚症状。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负担,使湿邪内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以免助热化火,加重体内湿热。

三、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利于脾胃的自我修复和功能恢复。过度劳累、熬夜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虚加重。

2.适当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有助于脾胃运化水湿。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高的慢跑,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中老年人适合太极拳、八段锦,每天坚持练习12次。运动时间可选择在上午或傍晚,避免在天气过于炎热或寒冷时剧烈运动。

3.调节情绪: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舒畅有利于气机调畅,促进脾胃的正常运化。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儿童具体体质和症状精准用药,严格控制剂量。饮食上,可将健脾利湿食物如山药、薏米等做成易消化的糊状或粥类。运动以趣味性活动为主,如儿童瑜伽、亲子慢跑等,培养孩子运动习惯,促进脾胃功能发育。

2.孕妇:孕妇用药风险高,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治疗脾虚有湿。若症状较轻,可通过饮食调理,如适当食用白扁豆、山药等,但要注意食用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散步等温和运动。若症状严重,务必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在医生严格指导下采取安全治疗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治疗脾虚有湿时,要综合考虑整体健康状况。中药调理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肝肾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运动选择柔和项目,如慢走、老年健身操等,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损伤正气。

脾虚有湿的症状有哪些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脾虚有湿可通过症状判断并采用合适方式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精神状态症状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外观及体态症状有水肿、体态虚胖、面色萎黄,其他方面症状有舌苔厚腻、大便黏腻、女性白带异常,常用药物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儿童避免
脾虚有湿的症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脾虚有湿可通过药物及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精神状态的困倦乏力、精神萎靡,外观体征的面色萎黄、舌象异常、肢体水肿,还有白带增多、关节疼痛等,常用药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儿童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及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可运动并选
脾虚有湿怎么治疗
罗建红
罗建红副主任护师
2025年07月16日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脾虚有湿可通过中医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及关注特殊人群情况改善,中医治疗含中药调理如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艾灸足三里等穴位,推拿按摩腹部及足三里等穴位,饮食调理需选健脾利湿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生活方式调整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特殊人群
脾虚,身体有湿气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脾虚与身体有湿气可通过多种方式调理,饮食上多吃薏米芡实山药等健脾祛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并规律进食,运动上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适当运动,生活习惯方面规律作息避免潮湿环境注意腹部足部保暖,中医调理可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或用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特殊人群
脾虚体内有湿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脾虚体内有湿可通过多种方式调理,饮食上清淡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辛辣,不同人群有别;运动选散步慢跑等促进气血脾胃功能助排湿气依个人情况调整;中医治疗有中药调理艾灸拔罐但有注意事项;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环境干燥通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各有注意要点。
脾虚有湿咋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16日
脾虚有湿可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及关注特殊人群情况改善,饮食上选健脾祛湿食物如薏仁芡实山药煮粥,避免生冷油腻,生活上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调节情绪,中医方面可中药调理、艾灸穴位、按摩推拿,特殊人群中儿童饮食清淡易消化用药谨慎,孕妇选温和食物运动
脾虚湿气重怎么治疗
李宏
李宏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3日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改善脾虚湿气重可通过中医调理、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方法,中医调理包括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中药方剂及艾灸足三里、中脘穴,饮食调整要选择山药、薏米等健脾祛湿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生活方式改善需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慢跑、瑜伽及调节情绪,特殊人群中儿童
脾虚湿气重怎么治疗
郑晓黎
郑晓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13日
邵阳市中医医院
脾虚湿气重可通过中医调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及西医对症治疗缓解,中医调理有中药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艾灸足三里等穴位,拔罐背部膀胱经;饮食多吃薏米等健脾祛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生活上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调节情绪;西医针对消化不良等症状用消化酶类
脾虚胃热的症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脾虚胃热症状包括消化系统如胃部灼热疼痛、食欲亢进但进食腹胀、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结或黏滞,全身如困倦乏力、精神不佳易烦躁、面色萎黄,其他如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有年龄上儿童喂养不当易患需调整饮食,青少年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要规律作息,成年人
脾虚胃热的症状都有什么啊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脾虚胃热症状涵盖消化系统如食欲不振、胃脘部不适、消化不良、大便异常,全身症状如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其他如口干口苦、口臭,常用药物有牛黄清胃丸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需注意各自特殊要点,不同因素如年龄
女性脾虚胃热的症状有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女性脾虚胃热症状多样可从消化系统全身情志等方面体现且不同年龄段有差异生活方式也有影响可用药治疗但特殊人群需注意,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口臭口苦便秘或大便异常,全身症状有疲倦乏力面色萎黄,情志及其他症状有烦躁易怒牙龈肿痛,年轻女性胃热症状突出进食生冷油腻
女性脾虚胃热有哪些症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脾虚胃热女性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症状,出现胃部不适、食欲变化、大便异常、口臭、牙龈问题、乏力、面色异常、睡眠不安等症状,孕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可调整饮食,更年期女性要注重情绪调节,老年女性药物选择要考虑肝肾功能且饮食软烂易消化,还可选用牛黄清胃丸清胃泻火、润燥通
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啊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脾虚胃热指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脾气虚弱胃中积热证候症状有胃部灼热疼痛进食辛辣油腻后加剧、食欲亢进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酸苦水、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口臭、牙龈肿痛出血、口干口渴、身体疲倦四肢乏力、低热、面色萎黄等常用药物有牛黄清胃丸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参苓白术散健脾
女性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女性脾虚胃热常见症状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亢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异常,口腔症状如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全身症状如烦躁易怒、乏力、睡眠受影响、月经异常,可用药牛黄清胃丸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孕期、哺乳期、老年、青春期女性需谨
脾湿和脾虚的区别是什么
曹广
曹广主任医师
2025年06月11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脾湿与脾虚可通过概念病因症状治疗及特殊人群提示区分,脾湿是脾脏运化水湿失常致水湿停聚,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及缺乏运动,症状为身体困重脾胃不适等,治疗可饮食清淡运动并选合适药物;脾虚指脾脏生理功能减弱,病因有饮食不节劳累等,症状除类似脾湿还有面色萎黄等,治疗需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