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脾虚,身体有湿气

2025年07月16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脾虚与身体有湿气的概述

脾虚指脾胃功能减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便溏等。身体有湿气是指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在体内,可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关节酸痛、舌苔厚腻等。两者常相互影响,脾虚易导致水湿内生,而湿气重也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

二、脾虚与身体有湿气的原因

1.饮食因素:长期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易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脾虚湿盛。如长期吃冷饮、海鲜等生冷食物,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无力,水湿内生。

2.生活方式: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功能也会受影响。此外,长期熬夜会损伤人体阳气,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

3.环境因素: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中,或淋雨涉水后未及时更换衣物,外界湿邪易侵袭人体,导致体内湿气加重。

4.情志因素:长期情绪不佳,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虚湿盛。

三、脾虚与身体有湿气的症状

1.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甚至恶心、呕吐,大便不成形,黏腻不爽,排便不尽感。

2.精神状态: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3.身体外观:体型肥胖或浮肿,面色发黄、晦暗,眼睑浮肿,头发油腻,皮肤易出油、瘙痒、起疹。

4.其他:口中黏腻,口气重,肢体困重,关节酸痛,女性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质稀等症状。

四、脾虚与身体有湿气的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

健脾祛湿食物: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山药、白扁豆、茯苓等。可煮粥或煲汤食用,如薏米芡实粥,将薏米、芡实洗净后煮成粥,有健脾祛湿功效。

饮食原则: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饮食宜清淡,规律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运动调理:适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加速湿气排出。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如坚持每天傍晚散步3060分钟,可促进消化,改善脾虚症状。

3.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

避免潮湿环境: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久居湿地,尽量减少在潮湿天气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雨具。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足部保暖,避免寒邪入侵损伤脾胃阳气。

4.中医调理

艾灸:可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具有温阳健脾、祛湿散寒作用。每周艾灸23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调理:常见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归脾丸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使用。

五、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出现脾虚湿盛情况。饮食上应避免食用生冷零食,如冰淇淋、冷饮等,以免损伤脾胃。运动上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2.孕妇:孕妇体质特殊,脾虚湿盛时,饮食调理为主,避免艾灸和自行服用药物。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山药粥等,注意休息,适当散步,避免劳累。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容易出现脾虚湿盛。饮食要软烂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硬、过油腻食物。运动选择舒缓的方式,如八段锦、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需谨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身体里的湿气怎么排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排湿可通过运动加快代谢促汗排出,如选适合自身状况的有氧运动;饮食上选薏米、红豆、冬瓜、山药等祛湿食材并避免生冷油腻甜食;中医理疗可艾灸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穴及拔罐,艾灸要注意温度时间,拔罐后保暖且特殊人群不宜;生活习惯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保证充足作息,不
脾虚眼袋大吃什么药好
谭维勇
谭维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认为脾虚可致水湿运化失常出现眼袋大,常用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但需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非药物干预可通过饮食调理适宜吃健脾食物忌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等、生活方式调整保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儿童脾虚眼袋大首选非药物干预需营养均衡保证睡眠活动必要时儿科医生辨证用药,老年
湿气是什么引起
周扬
周扬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上海岳阳医院
湿气产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潮湿气候影响及涉水淋雨情况、饮食因素包括过食生冷油腻和嗜食甜食、生活方式因素有缺乏运动和过度劳累、体质因素包含脾虚体质和阳虚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到底什么是湿气
杨海青
杨海青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中医理论中湿气是致病因素现代医学视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失调致类似表现正常时脾胃肺肾协同维持水液输布运化排泄脏腑功能异常则水湿积聚生症状体征年龄上儿童脏腑娇嫩脾胃未熟喂养不当易生湿中老年脏腑衰退脾胃肺肾功能降易积湿性别上不同性别因生活方式等有湿气倾向如女性特殊生
你好请问,湿气是什么
耿玉卿
耿玉卿住院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湿气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有关,人体水液代谢需肺脾肾协同,脏腑失调可致水湿停滞生湿,外湿多因居住潮湿、淋雨涉水致头身困重等,内湿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脾虚生湿致腹胀等不同人群有不同内湿表现,体内湿气过重会对健康多方面产生不良影
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湿气
陈若洲
陈若洲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湿气是中医概念从现代医学可理解为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属阴邪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和脏腑功能其产生原因有环境因素如气候潮湿地区和居住环境潮湿、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嗜食甜食)、缺乏运动、体质因素如脾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不同人群湿气产生有特点及
什么是湿气重
张晓阳
张晓阳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北京协和医院
湿气重是中医指人体受湿邪侵袭致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状态分内外湿,常见表现有身体困倦、舌苔变化、消化系统症状、皮肤问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调理预防可通过饮食、运动、居住环境调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进行如饮食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甜食
身体的湿气是什么
丁晓明
丁晓明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武汉市第三医院
中医认为湿气分内外湿,外湿由外界潮湿邪气侵袭,内湿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水液代谢紊乱相关,湿气重有身体困倦乏力、消化系统症状、舌苔变化、皮肤问题等表现,受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居住环境)、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可通过饮食(吃健脾祛湿食物、避免加
湿气到底是什么
程雪桦
程雪桦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湿气是中医概念从现代医学看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产物中医靠肺脾肾协调代谢失调致生生活方式如饮食生冷油腻、过量饮酒及居住潮湿等会致生,脏腑功能失调如脾肾功能失调也会致生,常见表现有身体沉重乏力、舌苔厚腻、消化系统不适及皮肤出油长湿疹等长期可影响气血运行增慢性疾病
湿气是什么病
田乃佳
田乃佳住院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与年龄(儿童机体调节弱、老人脏腑功能衰)、性别(无明显特异性但生活方式有体现)、生活方式(从事潮湿工作、游泳不擦干等)、病史(有脾胃虚弱病史者更易受外湿侵袭)相关,内湿与年龄(儿童饮食不规律、老人脾胃衰退)、性别(特殊时期调理不当易现
湿气是啥
蔡倩
蔡倩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湿气是中医理论概念从现代医学看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失调产物状态与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居住潮湿、缺乏运动及脏腑功能失常等会致湿气产生常见表现有身体体型体重变化、沉重感、舌苔脉象异常及皮肤油腻、湿疹等可通过饮食选择健脾利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甜
湿气是什么
顾炎
顾炎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认为湿气分外湿与内湿,外湿由久居潮湿等致外界湿邪侵袭,内湿因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停聚,其形成与饮食过食肥甘生冷、运动不足、环境潮湿有关,一般人群等有不同身体表现,调理需健脾祛湿,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中医理疗等,现代医学可从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等综合维护健
湿气是什么意思
白鸥
白鸥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7日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湿气分外湿与内湿外湿具重浊黏滞趋下特性易侵袭久居潮湿者内湿因脾胃失调致水液代谢失常表现多样儿童因脾胃未完善易因饮食不规律生内湿需合理饮食成年人因不良生活习惯易致内湿需规律作息等特殊体质人群如肥胖者需调湿气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需治基础病并调养饮食。
祛湿气吃什么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5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谷物类中薏米具利水渗湿作用可煮粥但孕妇需谨慎,红豆能健脾利湿可与薏米配粥脾胃虚寒者适量;蔬菜类冬瓜性凉利尿消肿适合夏季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黄瓜清热利水胃肠弱者需适量;菌类里香菇健脾利湿煲汤一般人群适用过敏者禁,平菇能追风散寒炒食一般人群适用过敏者禁;水果类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夏昆鹏
夏昆鹏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4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湿气重可致人体气血运行受碍而常感身体沉重疲倦难恢复,还会困脾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不爽,舌质偏淡、舌苔厚腻、脉象濡缓,能致皮肤出油多、长湿疹痤疮,还会阻滞经络气血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欠灵活,常见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饮食不节、缺乏运动、饮食偏油腻、饮食不规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