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化验总胆红素高

一、总胆红素的定义及正常范围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成人总胆红素的参考值一般为3.4-17.1μmol/L,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其正常范围会有所不同,通常足月儿总胆红素参考值在出生后24小时内<102.6μmol/L,48小时内<153.9μmol/L,72小时内<205.2μmol/L;早产儿总胆红素参考值在出生后24小时内<136.8μmol/L,48小时内<205.2μmol/L,72小时内<256.5μmol/L。
二、总胆红素高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红细胞破坏较多,胆红素产生增加,可出现生理性总胆红素升高,一般情况良好,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
2.剧烈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总胆红素轻度升高,这是因为运动使体内代谢加快,红细胞破坏等因素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多。
(二)病理性因素
1.肝脏疾病
-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肝脏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导致总胆红素升高。例如,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侵犯肝脏,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
-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细胞数量减少,胆红素代谢能力下降,同时门静脉高压等因素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2.胆道疾病
-胆管结石:胆管内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总胆红素升高,同时常伴有腹痛、黄疸等症状。
-胆管癌:胆管癌会导致胆管狭窄或阻塞,胆红素排泄不畅,出现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可能还会有进行性黄疸、消瘦等表现。
3.溶血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引起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常有贫血、黄疸等表现。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红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加,总胆红素升高,多见于特定种族人群,如地中海地区人群及其后裔。
三、总胆红素高的危害
(一)对肝脏的影响
长期总胆红素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肝细胞功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合成等多种功能,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病情进展加快。
(二)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1.神经系统:对于新生儿,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透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出现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对于成人,严重总胆红素高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乏力、嗜睡、精神行为异常等。
2.皮肤和眼睛:总胆红素高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同时也提示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存在潜在的疾病。
四、总胆红素高的检查与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测定:通过检测血液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水平,了解胆红素升高的类型。如果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考虑胆道梗阻等疾病;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考虑溶血性疾病等。
2.肝功能其他指标检查:同时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了解肝脏的受损情况。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有炎症坏死。
3.血常规检查:对于溶血性疾病导致的总胆红素高,血常规可发现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表现,以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等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迹象。
4.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性肝炎等病因。
5.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以观察肝脏、胆道系统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肝脏占位、胆管结石、胆管癌等胆道疾病。
五、总胆红素高的处理措施
(一)针对生理性因素的处理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大部分生理性黄疸会自行消退。对于黄疸较严重的新生儿,可采取光照疗法等治疗措施。
2.剧烈运动导致的总胆红素轻度升高: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胆红素水平,一般可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但平时应注意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出现胆红素一过性升高。
(二)针对病理性因素的处理
1.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根据具体的肝炎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乙肝患者如果符合抗病毒指征,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肝硬化: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是乙肝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
2.胆道疾病
-胆管结石:对于较小的胆管结石,可采取利胆排石等治疗措施;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引起严重梗阻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胆管切开取石术等。
-胆管癌: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可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胆管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3.溶血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脾切除等治疗。
-地中海贫血:轻型地中海贫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中间型和重型地中海贫血可采取输血、去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措施。
六、特殊人群情况
(一)新生儿
新生儿总胆红素高时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更要加强监测和管理,一旦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指征,应及时进行光照疗法,防止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老年人
老年人总胆红素高时,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总胆红素高的病因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情况以及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总胆红素高时,需要考虑妊娠相关因素,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同时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