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六项是怎么检查

一、检查时间选择
1.基础性内分泌六项检查:一般建议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5天进行,此时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映卵巢的基础功能状态。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的女性,则可以随时进行检查,此时默认为月经前的黄体期,医生可结合超声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针对月经不调等特殊情况:如果是闭经的女性,可以在任何时间检查,空腹最佳。对于长期闭经且想了解有无排卵情况的女性,可在检查时同时结合孕酮等指标来判断是否有排卵。
二、检查前准备
1.饮食方面:检查前需要保持正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检查前无需严格空腹,但如果同时需要进行其他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等,则需要空腹。
2.作息方面:检查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等不良作息可能会影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
3.药物方面:如果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影响内分泌的药物,如避孕药等,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内分泌六项的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检查时间或综合评估检查结果。
三、检查方法
1.采血:内分泌六项检查主要是通过抽取静脉血来进行检测。一般抽取2-5ml左右的静脉血。采血时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通常是坐姿或卧位,放松手臂,以便顺利采血。
2.检测指标及意义
-卵泡刺激素(FSH):主要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在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FSH水平会发生变化。卵泡期FSH水平一般在5-10mIU/ml左右,排卵期可达到12-25mIU/ml,黄体期则下降至2-10mIU/ml。FSH升高常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原发性闭经等情况;FSH降低则多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等。
-黄体生成素(LH):也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女性卵泡期LH水平一般在2-15mIU/ml,排卵期可达峰值,可达到80-100mIU/ml,黄体期则降至2-20mIU/ml。LH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LH降低多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等。
-雌二醇(E2):主要由卵巢的卵泡分泌,其水平在月经周期中呈现周期性变化。卵泡早期E2水平较低,约为20-50pg/ml,排卵前可达到高峰,可达200-400pg/ml,黄体期又下降。E2降低常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席汉综合征等;E2升高可见于卵巢颗粒细胞瘤等情况。
-孕酮(P):由卵巢黄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卵泡期孕酮水平极低,一般小于1ng/ml,排卵后孕酮水平升高,可达5-20ng/ml。孕酮升高可见于正常妊娠等,孕酮降低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等。
-睾酮(T):女性体内的睾酮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卵巢及外周组织的转化。正常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一般在0.2-0.8ng/ml。睾酮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睾酮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
-泌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睡眠、运动、应激等。正常女性泌乳素水平一般在2-25ng/ml。泌乳素升高常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泌乳素降低可见于垂体功能减退等情况。
四、检查后注意事项
1.按压止血:采血后要使用棉球按压采血部位3-5分钟,直到止血,避免揉按采血部位,防止引起皮下血肿。
2.休息:采血后要适当休息片刻,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如果采血后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结果解读:检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交由医生进行解读,医生会结合患者的月经情况、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内分泌六项的检查结果,以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相关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或进一步检查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等,其内分泌六项的正常参考值与非特殊人群不同,医生会根据其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解读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