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时间长了头晕恶心

一、原因分析
(一)视觉疲劳与眼肌调节问题
长时间玩手机时,眼睛持续注视近处电子屏幕,眨眼频率会明显减少,正常眨眼可使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表面起到润滑作用,眨眼减少易导致眼表干燥。同时,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调节状态,尤其是青少年,其眼肌调节能力较强但长期过度使用也会疲劳,可引发眼源性头晕恶心。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连续玩手机1小时以上,约有一定比例人群会出现眼酸、眼胀等视疲劳症状,进而可能伴随头晕恶心。
(二)颈部肌肉劳损与颈椎问题
玩手机时多呈低头姿势,长期低头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引发颈部肌肉劳损。而且,这种不良姿势还可能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曲,压迫颈部血管和神经,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有研究发现,长期低头玩手机人群中,颈椎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比例较高,其中部分人会伴随头晕恶心等症状。
(三)神经递质与大脑疲劳
长时间玩手机时,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相关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持续分泌,长时间后会出现神经递质失衡。同时,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会产生疲劳,导致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引发头晕恶心。例如,实验研究显示,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会使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发生变化,可能与头晕恶心的发生相关。
(四)姿势性低血压
部分人在长时间玩手机保持同一姿势后,突然改变姿势时易出现姿势性低血压。这是因为长时间久坐低头,血液在下肢淤积,快速站立时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严重时可能伴随恶心。尤其是体质较弱人群,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二、应对措施
(一)调整玩手机时间与姿势
控制玩手机时间,建议每隔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远望、做眼保健操等放松眼睛和颈部。
保持正确姿势,玩手机时应保持颈部挺直,眼睛与手机屏幕保持合适距离(一般建议30-50厘米),避免长时间低头。对于儿童青少年,更要注重正确姿势引导,因为其骨骼等还在发育中,不良姿势影响更大。
(二)进行眼部与颈部放松活动
眼部放松:可做转眼球运动,上下左右缓慢转动眼球,每个方向转动5-10次,每天多次进行;也可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颈部放松:做颈部伸展运动,缓慢将头部向左右两侧转动,感受颈部肌肉拉伸,每个方向保持10-15秒;还可进行颈部绕环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缓慢转动颈部,每个方向3-5圈。
(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对于儿童青少年,可鼓励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玩耍。
按摩头部穴位,如按摩太阳穴,用手指轻柔按揉太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10-15次,可缓解头晕不适。
(四)注意血压监测与调整姿势方式
体质较弱人群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快速起身。若出现姿势性低血压相关症状,起身时应缓慢,可先站立片刻,适应后再行走。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建议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时间玩手机更易出现上述问题。家长应严格控制其玩手机时间,一般每天玩手机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且要引导其保持正确姿势。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正确用眼用手机姿势的教育,避免因不良习惯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青少年若出现头晕恶心,家长要格外关注,除采取上述一般应对措施外,必要时应带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因为儿童青少年身体各方面较敏感,需确保健康。
(二)成年人
成年人工作中可能也有较多玩手机情况,要在工作间隙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放松。对于有颈部、眼部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本身有颈椎病、干眼症等,更要严格遵循上述应对措施,且定期进行相关疾病的监测,如颈椎病患者可定期做颈部影像学检查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长时间玩手机更易引发头晕恶心等问题。老年人在玩手机时要更加注意姿势,且每次玩手机时间不宜过长,可选择在舒适的坐姿下玩手机,并注意适时活动颈部和眼睛。若老年人经常出现玩手机后头晕恶心,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需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