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狂犬疫苗后又被咬了怎么办

一、伤口处理
1.立即清洁伤口: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至少15分钟。因为肥皂水等弱碱性清洁剂可破坏狂犬病病毒的包膜,减少病毒残留,流动清水能冲掉大部分病毒等污染物。对于较深的伤口,要充分冲洗伤口内部,比如用生理盐水等反复冲洗。
2.消毒伤口:彻底冲洗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以进一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
二、评估上次狂犬疫苗接种情况
1.全程免疫情况:如果之前全程接种了狂犬疫苗,且在全程免疫后3个月内再次被咬伤,一般只需处理伤口即可,不需要再接种狂犬疫苗;如果是在全程免疫后3-12个月内再次被咬伤,需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狂犬疫苗;如果是在全程免疫后超过1年再次被咬伤,则需要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2.加强免疫情况:若之前按照程序完成了加强免疫,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被咬伤的处理方式可参考全程免疫后的相应时间范围处理。例如在加强免疫后较短时间内再次被咬,按照相应时间间隔接种疫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被咬伤后处理伤口的原则与成人相同,但要特别注意儿童情绪安抚,尽量配合伤口清洗等操作。在评估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时,要严格按照上述不同时间范围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特点,更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以最大程度预防狂犬病。
2.孕妇:孕妇被咬伤后同样要先进行彻底的伤口处理,然后评估狂犬疫苗接种情况。狂犬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危害,若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狂犬疫苗是灭活疫苗,不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影响胎儿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被咬伤后伤口处理要更加细致,防止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在评估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时,要准确回忆之前的接种时间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疫苗接种措施,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可能也会有一定程度减退,预防狂犬病的需求同样重要。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被咬伤后伤口处理要严格规范,同时要更加重视狂犬疫苗的接种。因为这类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狂犬病后发病风险更高,所以需要根据之前的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更积极地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必要时可能需要加强免疫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