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糖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一、低血糖的症状
1.自主神经兴奋相关症状: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饥饿感等,此乃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促使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以升高血糖,同时引发上述自主神经兴奋表现。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后,若未及时进食,易出现出汗、心慌伴饥饿感。
2.神经缺糖相关症状:随着低血糖程度加重,会出现认知障碍,如注意力难以集中、意识变得模糊;严重时可致行为异常,像躁动不安、易怒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抽搐、昏迷等,这是由于大脑供能不足,影响神经细胞正常功能所致。比如低血糖昏迷患者可能先有思维混乱,继而陷入深度昏迷。
二、低血糖的危害
1.急性危害:严重低血糖可致使脑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因大脑对葡萄糖依赖性极高,短时间缺糖便会影响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若持续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极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还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例如心律失常等,此乃低血糖状态下机体应激反应会干扰心血管系统稳定。
2.慢性危害: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会损害认知功能,影响记忆力、注意力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长期低血糖会造成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对于老年人,慢性低血糖还会增加跌倒风险,因为低血糖时可能出现头晕、平衡失调等表现,进而提升骨折等外伤风险。
3.特殊人群影响:儿童低血糖会干扰大脑发育,因其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大脑对葡萄糖需求大且储备能力差,低血糖会干扰脑内神经递质合成及神经元代谢,影响智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孕妇低血糖会影响胎儿发育,由于胎儿所需营养经胎盘从母体获取,孕妇低血糖会使胎儿供能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需格外留意,其血糖调节机制异常,低血糖后可能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形成血糖波动,更难把控血糖水平,且频繁低血糖会降低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增加严重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