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泳时发现自己抽筋了怎么办

立即上岸或抓住固定物
当在游泳时发现抽筋,应尽快让身体上岸,若无法立即上岸,要迅速抓住泳池边缘、岸边的固定物体等,防止身体继续在水中挣扎导致抽筋情况加重。这是因为在水中继续活动可能会使抽筋部位承受更大的力量,加重肌肉损伤等情况。
拉伸抽筋肌肉
小腿抽筋:如果是小腿后侧肌肉抽筋,可采用站立位,患侧腿伸直,脚跟尽量蹬直,脚尖向上勾,双手用力扳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拉,持续一段时间,一般可缓解抽筋。若在浅水区,也可单脚站立,用手抓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尽量伸直膝关节。
大腿抽筋:大腿前面肌肉抽筋时,可仰卧在池边或岸上,伸直抽筋的腿,用双手抱住大腿前部,用力向身体拉近,使大腿前侧肌肉得到拉伸。
按摩抽筋部位
在拉伸抽筋肌肉的同时,可以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用手掌或手指对抽筋的肌肉进行揉捏、按压等操作,帮助肌肉放松。比如小腿抽筋时,用手从膝盖到脚跟方向按摩小腿后侧肌肉,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注意保暖
抽筋缓解后,要注意对抽筋部位进行保暖,可以用毛巾包裹住抽筋的腿等部位,避免因受冷再次引发抽筋。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再次出现抽筋现象。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游泳时抽筋要更加谨慎处理,首先要尽快将儿童抱出水面,然后按照上述拉伸、按摩等方法处理。儿童在游泳时要确保有成人陪同,避免单独游泳发生意外。因为儿童的肌肉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游泳时体力消耗等情况更容易导致抽筋,且儿童自我救援能力较差。
老年人:老年人游泳时抽筋,在处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因用力过猛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水温,且不要游太久,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下降,肌肉耐力等不如年轻人,更容易抽筋。如果经常在游泳时抽筋,老年人要咨询医生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是否有血管疾病等影响肌肉供血情况。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在游泳时抽筋,要格外小心。首先应尽快终止游泳,按照上述方法处理抽筋后,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游泳时抽筋引发的身体应激等情况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