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导致什么病

一、白细胞偏高的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1.年龄因素:新生儿白细胞水平较高,出生时白细胞计数可达(15-20)×10⁹/L,出生后6-12小时可升高至(21-28)×10⁹/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⁹/L左右;儿童白细胞计数比成人稍高,正常儿童白细胞计数在(5-12)×10⁹/L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2.运动因素: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可暂时升高,这是因为运动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骨髓释放白细胞进入外周血,一般运动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饱餐、淋浴后也可能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这与血液循环的重新分布等因素有关。
4.情绪因素:情绪激动时,如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短暂升高。
(二)病理性原因
1.感染
-细菌感染:是引起白细胞偏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骨髓会加速释放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到外周血,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如肺炎患者若为细菌感染,白细胞可明显偏高。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白细胞变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也会升高;但也有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正常或降低。
2.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中粒细胞大量增殖,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常可达(100-300)×10⁹/L以上,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
-急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同时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异常,可表现为白细胞偏高或偏低,但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有异常改变。
3.组织损伤与坏死:
-大手术:术后1-2天内,由于手术创伤,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白细胞可明显升高,一般升高程度与手术创伤大小有关,如腹部大型手术患者白细胞可升高至(15-20)×10⁹/L甚至更高。
-严重创伤: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等,组织损伤后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刺激骨髓释放白细胞,导致白细胞偏高。
4.过敏反应:
-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药物过敏等,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嗜酸性粒细胞等可增多,从而引起白细胞总数偏高,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如对某种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同时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可明显增加。
5.其他:
-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代谢紊乱,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出现白细胞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时,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偏高的情况。
-恶性肿瘤:某些实体瘤如肝癌、胃癌等,肿瘤组织坏死释放的物质可刺激骨髓造血,导致白细胞升高;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出现白细胞异常。
二、白细胞偏高可能导致的疾病
(一)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加重
1.肺部感染:当白细胞偏高是由肺部细菌感染引起时,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导致肺炎病情恶化,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咳痰加剧、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2.泌尿系统感染:白细胞偏高由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引起时,若感染持续存在或加重,可导致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出现腰痛加剧、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加重,还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肾功能减退等。
(二)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后果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若白细胞偏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导致,病情进展可出现脾脏进行性肿大、贫血加重、出血倾向等,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皮肤瘀点瘀斑增多、鼻出血不易止住等情况,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
2.急性髓系白血病:白细胞偏高由急性髓系白血病引起时,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出血倾向逐渐加重,可出现皮肤广泛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还可能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制,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如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
(三)其他相关疾病后果
1.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的并发症:白细胞偏高是机体对手术创伤或严重创伤的应激反应,但如果创伤修复过程不顺利,可能由于白细胞持续偏高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过度,影响伤口愈合,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如术后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伤口不愈合、全身感染等。
2.过敏反应加重:白细胞偏高由过敏反应引起时,如果过敏状态持续存在且未得到有效控制,过敏反应可能反复加重,累及更多器官系统,如过敏性哮喘患者白细胞偏高未控制,可能导致哮喘持续状态,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偏高未缓解,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