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总是感觉上不来气是怎么回事

2025年07月08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总是感觉上不来气,即自觉呼吸费力、气不够用,医学上称为呼吸困难,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1.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阻塞:如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气道因炎症而变得狭窄,气体进出受限,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还有气管异物,尤其是儿童,容易因误吸小物件,阻塞气道,引发突然的上不来气。

肺部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逐渐下降,患者会有长期咳嗽、咳痰,伴有呼吸困难。肺炎则是肺部受到病原体感染,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呼吸不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胸廓或胸膜疾病:胸廓畸形会限制胸廓的正常运动,影响肺的扩张,进而引起呼吸困难。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症,炎症刺激胸膜,导致胸痛并伴有呼吸困难,尤其在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部淤血,气体交换受阻,引起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早期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是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循环异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3.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变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

精神系统疾病:焦虑症、癔症等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可能会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进而感觉上不来气,通常还伴有紧张、焦虑等情绪症状。

4.其他因素: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患者自觉上不来气,常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肥胖:肥胖人群胸壁脂肪堆积,限制胸廓运动,且腹部脂肪过多,使膈肌上抬,影响肺的扩张,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会影响氧气的运输或利用,导致组织缺氧,引发呼吸困难。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口唇常呈樱桃红色,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伴有瞳孔缩小、多汗等症状。

二、对于总是感觉上不来气的情况,通常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因气道痉挛导致的呼吸困难,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利尿剂:例如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引起的肺部淤血,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2.其他治疗:

氧疗: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缓解组织缺氧,改善呼吸困难,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缺氧。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针对病因治疗:若为气道异物,需及时通过支气管镜等手段取出异物;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根据病情采取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措施;精神系统疾病引起者,可能需进行心理治疗及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等。

三、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

1.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减轻心脏负担。肥胖人群应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以减轻体重,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健康人群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戒烟:吸烟是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减少气道炎症,降低疾病发生风险,改善呼吸功能。

2.心理调节: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上不来气的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气道相对狭窄,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导致上不来气,家长应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小物件,进食时避免嬉笑打闹。若怀疑儿童气道异物,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及时就医。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患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家长要注意儿童的日常护理,按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儿童用药需谨慎,应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成人药物,以防不良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家属应关注老年人的呼吸情况,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注意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3.孕妇:孕期由于子宫增大,膈肌上抬,会使孕妇感觉呼吸费力。孕妇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呼吸。若呼吸困难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心肺疾病等病理因素。孕期用药需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小孩睡觉一惊一乍总是醒
杨京华
杨京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08日
广东省中医院
小孩睡觉一惊一乍总是醒可通过对因治疗、调整睡眠环境、生活习惯及心理安抚改善,原因包括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D或钙、睡眠环境不佳、睡前过度兴奋、疾病及心理因素,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及有基础疾病孩子护理和治疗需更谨慎
小娃睡觉总是一惊一乍的是怎么回事
邓玫
邓玫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08日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小娃睡觉一惊一乍原因包括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D或钙、睡眠环境不佳、受到惊吓、疾病因素,处理方法有改善睡眠环境、安抚、补充维生素D和钙、避免惊吓,早产儿要注意营造适宜睡眠环境且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惊厥病史的小娃惊跳异常应立即就医并避免诱发因素
宝宝睡觉总是一惊一乍的为什么
刘辉
刘辉医师
2025年07月08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可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D或钙、睡眠环境不佳、喂养不当、疾病及情绪等因素引起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随月龄增长会改善缺乏维生素D或钙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等补充睡眠环境应控制噪音、保持适宜温度并营造较暗光
小孩睡觉总是一惊一惊的原因
张晓
张晓副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08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小孩睡觉一惊一惊可通过对因处理改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致会随年龄增长改善,缺乏维生素D或钙需针对性补充,睡眠环境因素要注意避免噪音干扰、保持适宜温度和营造黑暗环境,心理因素要避免白天受惊吓和缓解分离焦虑,疾病因素要针对发热、脑部疾病、胃肠不适等及时治疗,
总是感觉上不来气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总是感觉上不来气即呼吸困难可能由呼吸系统疾病如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或胸膜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颅脑损伤焦虑症等其他因素如贫血肥胖中毒等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其他治疗如氧疗针对病因治疗等方式治疗日常生活中可
总是做噩梦多梦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8日
多梦噩梦原因多样且不同人群有别可药物治疗,原因包括心理上压力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理上睡眠环境不佳、生物钟紊乱、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生活方式上睡前不良习惯、缺乏运动,还有遗传、饮食因素;儿童大脑神经未发育完善易因压力和环境影响睡眠,孕妇激素水平和心理波
四十天宝宝后半夜总是哭闹是为什么?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05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40天宝宝后半夜哭闹原因多样可先尝试非药物方法安抚若哭闹不止或有异常应就医,原因包括生理需求未满足如饥饿、尿布潮湿、衣物不适,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不当、噪音光线干扰,身体不适如肠绞痛、呼吸道及皮肤问题,睡眠习惯问题如睡眠周期转换、白天睡眠过多,药物方面可在医
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回事啊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从原因找应对方法,原因有生理因素如大脑发育不成熟、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心理因素如情绪问题、学习压力,环境因素如家庭和学校环境,疾病因素如ADHD、学习障碍及其他疾病;应对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干预减轻学
请问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从多方面改善,生理上关注大脑发育、保证充足睡眠、提供营养避免饥饿及治疗身体不适,心理上解决情绪问题、处理心理创伤及培养兴趣,环境上营造良好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其他方面针对学习能力障碍进行干预、对多动症规范治疗,不同年龄段关注对应原因,家
小孩总是爱动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小孩爱动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因生理如大脑发育不完善营养缺乏睡眠不足、心理如情绪问题学习压力、环境如家庭学校环境嘈杂枯燥、疾病如ADHD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家长观察教师反馈专业评估诊断,应对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
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好办法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多种办法改善,改善生活习惯方面要规律作息建立固定时间表,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大脑分泌神经递质;培养注意力可通过专注力游戏和注意力专项训练;优化学习环境需营造安静整洁的家庭学习区域并与老师沟
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应该怎样治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明确病因、治疗方法、生活方式调整和特殊人群提示改善,病因包括生理、心理、疾病、视听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认知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要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特殊人群提示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有特殊病史孩子给出相应建
孩子总是精力不集中怎么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精力不集中可从多方面改善,生理因素如睡眠不足、营养缺乏、疾病影响,心理因素如压力过大、情绪问题,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嘈杂、家庭环境不稳定、电子产品干扰等导致,解决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适如减轻压力、关注情绪,优化学
我家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从改善生活方式、心理调节、优化环境、注意力训练、医疗干预等方面解决,改善生活方式要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节需缓解压力、培养积极情绪,优化环境要创造安静学习空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注意力训练可采用专注力游戏或参加专业课程,
小孩为什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7月04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多方面改善,生理上关注大脑发育、神经系统状态,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及营养均衡,心理上关注情绪、兴趣、压力并及时调整,环境上保持学习环境安静、家庭环境稳定,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若怀疑疾病因素导致可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患特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