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总是做噩梦多梦的原因是什么

2025年07月08日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心理因素

1.压力与焦虑: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长期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下,大脑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出现多梦、噩梦现象。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中,约70%存在睡眠障碍,多梦、噩梦是常见表现。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经历如自然灾害、暴力袭击、交通事故等重大创伤事件后,部分人会患上PTSD。在睡眠中,大脑会不断重现创伤场景,导致频繁做噩梦。有研究对经历战争的退伍军人进行调查,发现患PTSD的人群中,做噩梦的比例高达80%以上。

二、生理因素

1.睡眠环境不佳:噪音干扰、光线过强、温度不适(过热或过冷)、床铺不舒适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使大脑处于相对警觉状态,引发多梦、噩梦。比如睡眠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大脑活跃度增加,从而容易做梦。

2.生物钟紊乱:长途跨时区旅行倒时差、长期熬夜、昼夜轮班工作等原因,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影响睡眠周期,使得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异常,这是多梦、噩梦发生的重要阶段。一项针对倒班工人的研究显示,约60%的人表示因倒班出现睡眠问题,其中多梦、噩梦较为常见。

3.疾病影响:某些躯体疾病会干扰睡眠,引发多梦、噩梦。如心肺疾病导致的呼吸不畅,心脏病患者夜间发作导致的心悸等,会使大脑因缺氧或不适而产生噩梦。此外,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也可能引起多梦。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例,患者因夜间反复呼吸暂停,大脑缺氧,多梦、噩梦发生率可达70%以上。

4.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多梦、噩梦。比如某些抗抑郁药、β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例如,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中,约10%20%会出现睡眠障碍,包括多梦、噩梦。

三、生活方式因素

1.睡前不良习惯: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其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节律,且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刺激大脑,易使人精神兴奋,引发多梦、噩梦。此外,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这些物质中的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使大脑难以平静进入深度睡眠,增加多梦、噩梦几率。研究发现,睡前1小时内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多梦、噩梦发生率比不使用者高30%。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肌肉松弛,整体身体素质下降。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物质,使人身心放松。缺乏运动则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睡眠紊乱,出现多梦、噩梦现象。调查显示,经常运动人群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不运动人群,多梦、噩梦发生率更低。

四、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多梦、噩梦现象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存在睡眠多梦、噩梦问题,个体发生此类情况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但具体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某些基因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有关。

2.饮食因素:晚餐过饱、进食不易消化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睡觉时胃肠仍处于工作状态,向大脑传递信号,干扰睡眠,引发多梦、噩梦。另外,部分食物过敏也可能影响睡眠,比如对牛奶、海鲜等过敏,虽不严重但在睡眠时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导致大脑受刺激,出现多梦。

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药物改善睡眠,减少多梦、噩梦现象。

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心理较为敏感。压力如学习压力、学校人际关系等,可能对其睡眠产生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及时沟通缓解压力。同时,儿童睡眠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孩子睡前看恐怖、刺激的动画片或书籍。若孩子长期多梦、噩梦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避免因睡眠问题影响生长发育。

2.孕妇:孕期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大幅变化,心理也会因对胎儿的担忧等产生波动,容易出现多梦、噩梦。孕妇应保持良好心态,家人要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睡眠环境要格外注意,选择舒适的孕妇枕等辅助用品。睡前可通过听轻柔音乐、喝温牛奶等方式放松。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如需改善睡眠,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多梦、噩梦。同时,老年人睡眠较浅,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子女要关注老人睡眠情况,帮助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若老人因多梦、噩梦出现焦虑等情绪,应及时安抚并鼓励就医。老年人用药需谨慎,使用改善睡眠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睡觉时大脑总是想事情怎么回事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4日
中日友好医院
睡觉总大脑想事情可能由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情绪问题)、生活方式因素(作息不规律、睡前刺激)、环境因素(睡眠环境不适)、疾病因素(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其他系统疾病)导致,可通过心理调节(压力情绪管理、建立良好心态)、生活方式调整(作息规律、睡前避免刺激)、环境
为什么下巴总是长痘
聂小娟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3日
山东省立医院
下巴长痘原因包括皮脂分泌旺盛(青春期因激素变化、成年人因不良生活习惯致下巴皮脂腺分布密集致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异常(遗传等致毛囊口变窄堵塞皮脂排出)、细菌感染(皮脂多毛囊口堵为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提供环境致炎症)、生活方式因素(高糖高脂饮食、长期熬夜、压力大
我最近这几天总是口干口喝是怎么回事
张卫群
张卫群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2日
山东省立医院
口干口渴的原因包括生理性的水分摄入不足、环境因素,病理性的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以及药物副作用、精神因素等,生理性中水分摄入不足因饮水少或饮食含水量少致缺水,环境因素因干燥炎热使水分散失多,病理性中糖尿病因血糖高刺激口渴中枢,干燥
液下总是出汗是怎么回事
卫兰香
卫兰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腋下出汗可由生理性因素如温度、运动、情绪影响引起,病理性因素包括多汗症(原发性与继发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导致,还受药物、饮食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表现有差异。
液下总是出汗
黄韬
黄韬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上海岳阳医院
液下总是出汗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有温度影响及饮食因素,病理性因素包含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多汗症,应对措施有非药物干预即保持清洁、穿着合适衣物、调节环境温度,针对病理性因素的干预则是针对相应病症就医检查并按方案治疗。
液下总是出汗是什么原因
毕伟博
毕伟博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01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腋下多汗分生理、病理、药物因素,生理因素与汗腺分布功能、年龄、性别有关,病理因素涉及内分泌、神经、其他疾病,药物因素是某些药物副作用,一般人群应对依不同因素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期女性、老年人群有相应提示需注意相关问题。
宝宝总是干呕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9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婴儿总是干呕可能由喂养因素(喂食过多过快、奶嘴不合适)、消化系统发育特点、过敏因素、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等引起应对需调整喂养方式、针对消化系统护理、应对过敏、处理呼吸道感染、调整环境,婴儿频繁干呕或伴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并记录相关情况。
为什么总是尿黄啊?
王俊生
王俊生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尿黄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及其他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包括饮水过少及饮食因素,饮水过少时肾脏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变黄,儿童更易因饮水不足出现尿黄,成年人长时间缺水也易出现,饮食中大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食物会因代谢后经尿液排出致尿黄;病理性原因有肝脏疾病、胆道疾病、泌尿
总是感觉口渴是怎么回事
袁晓勇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总是口渴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如水分摄入不足、饮食因素、剧烈运动后,病理性因素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精神性因素,需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保证水分摄入、控制饮食运动、相关检查诊断治疗、关注药物副
坐月子的时候头部受风了,总是头疼怎么办
陈彤
陈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坐月子期间头部受风头疼可通过加强头部保暖如戴合适帽子、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直吹来保暖,用温毛巾40-50℃左右敷额头、太阳穴等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热敷缓解,保证8-10小时充足睡眠并利用宝宝休息时间同步休息,听轻柔音乐、冥想等放松身心,若经保暖、
总是不来月经但是总有褐色的液体流出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8月25日
内分泌紊乱相关成因及影响有育龄女性好发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因雄激素水平异常等干扰排卵致月经稀发或闭经伴褐色分泌物且生活方式可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激素分泌不足或代谢紊乱影响月经周期;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关的子宫内膜炎因产后等感染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宫腔粘连因
擦屁股总是擦不干净怎么回事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4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擦屁股总擦不干净可能由肛门周围疾病如痔疮、外痔、混合痔、肛周湿疹引发,肠道问题中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致,个人卫生习惯上擦拭方向不当或纸巾质地不合适会造成,老年人因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儿童肛周皮肤娇嫩护理不当易出现,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及子宫压迫,糖尿病患者
吃了二甲双胍总是恶心想吐
侯为开
侯为开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3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二甲双胍致恶心想吐机制是其对胃肠道黏膜直接刺激引发,餐前即刻服易致,改餐后可因与食物混合减轻刺激,个体差异中胃肠道敏感者易出现,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更易受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饮食调整上保持清淡、少食多餐可缓解相关症状。
2岁宝宝总是趴着睡觉是怎么回事?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趴着睡常见于因子宫内蜷缩姿势寻求舒适、肠胃不适时腹部受压缓解、呼吸通畅或轻微鼻塞时偏好,需留意其呼吸是否平稳防窒息,若有持续哭闹、发热、呕吐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健康问题。
总是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张前进
张前进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1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虚汗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高温、运动、精神紧张致,病理性涉内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结核等)、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紊乱等)、其他慢性病(心衰、肿瘤),儿童出虚汗要关注营养缺乏等,老年人警惕基础疾病,女性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易出汗需相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