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际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大鱼际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外伤因素
1.直接外力撞击:日常生活中,手部若受到重物砸击、磕碰等直接外力作用,大鱼际部位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可能受损,从而引发疼痛。例如,工人在工作时手部被工具意外撞击,就可能出现大鱼际疼痛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由于活泼好动,在玩耍时更易发生此类外伤;成年人则可能因职业等因素增加受伤风险。
2.过度劳损
-手部频繁活动:长时间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部大鱼际的工作,如长时间打字、弹钢琴、织毛衣等,会使大鱼际部位的肌肉、肌腱等过度劳累,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以长期打字的办公族为例,由于手部大鱼际部位的肌肉反复收缩、舒张,容易引发劳损性疼痛。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活动量和活动方式不同,儿童可能因长时间握持玩具等出现类似情况,老年人若有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动作也可能受累。
-运动损伤:进行某些手部相关运动时,如篮球运动中手部接球、排球运动中手部扣球等,如果动作不当,大鱼际部位的肌肉、韧带等可能受到拉伤,进而引起疼痛。运动爱好者中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项目的人群都可能发生,男性可能更常参与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女性可能在一些需要手部精细运动的运动中受伤风险较高。
(二)疾病因素
1.腱鞘炎
-屈指肌腱腱鞘炎:拇指的屈指肌腱在通过掌指关节处的腱鞘时,若因过度摩擦等原因发生炎症,可能波及大鱼际附近区域,导致大鱼际疼痛。这种情况在长期用手劳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手工劳动者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老年人由于手部肌腱退变等因素可能更容易患上。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该病症也可能引起大鱼际附近的疼痛,主要是由于拇指及腕部活动频繁,导致桡骨茎突处的腱鞘发炎、狭窄,进而影响大鱼际区域。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此病症,可能与女性手部活动特点及生理结构等因素有关。
2.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手部关节,包括大鱼际附近的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发病年龄通常在20-45岁之间,但也有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的情况。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手部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可引发骨关节炎,大鱼际附近的关节也可能受累,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老年人是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3.颈椎病
-当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压迫支配手部的神经时,可能导致大鱼际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颈椎病,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老年人等是高发群体,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大鱼际疼痛的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表现
1.疼痛特点
-疼痛性质:可能为酸痛、刺痛、胀痛等不同性质。例如,劳损引起的疼痛多为酸痛、胀痛;外伤导致的疼痛可能为刺痛等。
-疼痛部位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大鱼际区域,可能伴有向周围组织放射的情况,如腱鞘炎引起的疼痛可能向手腕等部位放射。不同疾病导致的疼痛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如颈椎病引起的大鱼际疼痛可能范围相对较广,涉及手臂等区域。
2.伴随症状
-肿胀:某些疾病如外伤、腱鞘炎、关节炎等可能伴有大鱼际部位的肿胀,炎症性疾病引起的肿胀可能伴有局部温度升高。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手部活动受限,如握力下降、手指屈伸困难等情况。例如,腱鞘炎患者可能出现拇指屈伸不利的情况。
(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大鱼际区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按压疼痛部位以判断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检查手部的活动范围等。对于怀疑颈椎病引起的大鱼际疼痛,还会进行颈椎的相关体格检查,如颈椎活动度检查、神经反射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用于观察手部骨骼的情况,如是否有骨折、骨质增生等病变。对于骨关节炎、骨折等情况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人群进行X线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防护等措施,儿童进行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软组织如肌腱、韧带、神经等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诊断腱鞘炎、软组织损伤等情况。在诊断颈椎病时,MRI也能较好地显示颈椎间盘、神经等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配合检查,儿童可能需要适当镇静等处理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三、大鱼际疼痛的应对及预防措施
(一)应对措施
1.休息:当出现大鱼际疼痛时,首先要让手部大鱼际部位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引起疼痛的活动。例如,因过度劳损引起疼痛的患者,应减少手部频繁活动,让肌肉、肌腱等得到放松,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损伤的修复。不同年龄人群休息的方式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帮助限制其过度活动,老年人则要注意适当减少手部劳作。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大鱼际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儿童皮肤较娇嫩,温度不宜过高;老年人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要防止烫伤。
-按摩:轻轻按摩大鱼际部位,从手掌根部向手指方向进行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大加重疼痛。儿童按摩时需由家长轻柔操作,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手部关节退变等情况,按摩力度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3.就医治疗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
-封闭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的腱鞘炎等疾病,可能会采用封闭治疗,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如腱鞘炎发展到严重影响手部功能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是否适合。
(二)预防措施
1.合理用手
-控制手部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进行引起大鱼际劳损的活动,定时休息、活动手部,如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手部的伸展、旋转等活动,缓解肌肉疲劳。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儿童要避免长时间握持重物等,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劳作。
-注意手部姿势: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如打字时手部不要过度弯曲或伸展,弹钢琴时手指姿势要正确等,减少手部肌肉、肌腱的异常受力。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都要注意保持正确手部姿势,女性在进行需要手部精细操作的活动时更要注重姿势正确。
2.加强手部锻炼
-手部伸展运动:经常进行手部的伸展运动,如张开手指、握拳再松开等动作,有助于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部灵活性,预防劳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手部锻炼,儿童可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手部运动,老年人则可选择较为温和的手部锻炼方式,如缓慢的手指屈伸等。
-力量训练:通过握力器等工具进行手部力量训练,增强大鱼际等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手部的耐受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握力器和训练强度,儿童要选择适合其手部力量的握力器,避免过度训练。
3.注意手部保护
-避免外伤:在进行可能导致手部受伤的活动时,如进行球类运动等,要佩戴合适的手部防护装备,如手套等,减少大鱼际受伤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相关活动时都要注意手部防护,儿童玩耍时家长要帮助其佩戴合适防护用具,老年人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免碰撞等。
-保暖:注意手部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避免手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部不适。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注意手部保暖,儿童要根据天气及时增添手部保暖物品,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要注意手部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