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朵里长了个包,导致整个耳朵都疼

一、可能的病因及相关情况
耳朵里长包且整个耳朵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外耳道疖肿较为常见,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细菌感染所致。患者会感觉耳朵疼痛,尤其是在按压耳廓或牵拉耳垂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另外,耳廓假性囊肿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这是一种发生在耳廓软骨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有关,表现为耳廓腹侧面出现囊性隆起,伴有胀感、疼痛等。还有外耳道胆脂瘤,是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增大时可压迫外耳道骨壁,引起疼痛,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白色或黄色胆脂瘤样物。
二、就医检查建议
1.耳部专科检查:医生会通过耳镜详细观察外耳道及耳廓的情况,明确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例如,用耳镜检查外耳道疖肿时能看到红肿的疖肿,耳廓假性囊肿则可见耳廓特定部位的囊性隆起。
2.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能会进行颞骨CT等检查,以了解外耳道、中耳等部位的结构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外耳道胆脂瘤等病变,因为CT可以清晰显示骨质有无破坏等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耳朵里长包且疼时,家长要避免儿童自行挖耳,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配合,挖耳容易加重损伤和感染。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检查和处理,由于儿童的外耳道等结构相对娇嫩,检查和治疗时需更加轻柔谨慎。
2.成年人:成年人如果是因为经常挖耳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外耳道疖肿,要改正挖耳等不良习惯。如果是外耳道胆脂瘤等情况,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较小的胆脂瘤可能需要定期观察,较大的可能需要手术取出等。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果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耳朵里长包疼的情况,要更加重视,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更容易加重,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耳部病变的治疗,医生在治疗时也会考虑到糖尿病对病情的影响。
四、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及初步处理)
1.外耳道疖肿:早期未化脓时,可局部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促进炎症消退。同时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进水。如果疖肿成熟,可由医生进行切开排脓。
2.耳廓假性囊肿:较小的囊肿可通过穿刺抽液,然后加压包扎,促进囊液吸收。如果囊肿较大或反复复发,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外耳道胆脂瘤:较小的胆脂瘤可在耳内镜下小心取出,较大的胆脂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需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避免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