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病原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80%-90%,此外还有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也可致病。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假丝酵母菌,但其处于酵母相,并不致病。当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假丝酵母菌可转变为菌丝相,从而侵袭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年龄因素
青春期前女孩:阴道内雌激素水平低,糖原含量少,阴道pH值接近中性,不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所以青春期前女孩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对较少,但如果有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也可能发病。
育龄期女性:此阶段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pH值呈酸性,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且育龄期女性性生活较活跃、卫生习惯等因素可能影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患病风险。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假丝酵母菌容易定植繁殖,从而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使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使假丝酵母菌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例如长期口服或阴道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患病几率明显增加。
妊娠: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妊娠期女性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所以妊娠期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率较非妊娠期明显升高。
穿紧身化纤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增加患病风险。
过度清洁阴道:频繁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导致阴道自净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病史因素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且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且病情相对较难控制。
既往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史者:这类患者阴道微生态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再次遇到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时,如局部卫生不良、再次使用抗生素等,就容易复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