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是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

一、老是牙龈出血的原因
1.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使得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受到轻微刺激就可能出血。据统计,大部分牙龈出血由牙龈炎引起。
刷牙方法不正确:长期采用横刷法,且用力过猛,会损伤牙龈,破坏牙龈组织的完整性,导致牙龈出血。研究显示,不正确刷牙方式是导致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装置,可能会与牙龈组织不贴合,或者对牙龈产生过度压迫、摩擦,从而引起牙龈出血。
过敏:局部接触过敏原时,引发过敏反应,波及牙龈时,牙龈红肿极易出血,如浆细胞性龈炎。
2.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大量异常白细胞充斥骨髓和血液,抑制正常血小板生成,导致凝血障碍,牙龈出血常见。
内分泌紊乱: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促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引发牙龈出血;生理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症状。
其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会抑制血液凝固过程,增加出血风险;严重肝病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牙龈出血。
二、治疗药物
1.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可用于冲洗牙龈,减少局部细菌滋生,缓解牙龈炎症。
2.碘甘油:能使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高且持久,有较好的消炎收敛作用,可促进牙龈炎症消退。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牙龈出血,家长需格外关注。一方面,要教导儿童正确刷牙方法,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避免用力刷牙损伤牙龈。另一方面,若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如发热、面色苍白等,应及时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问题。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和凝血功能尚在发育中,出现问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2.孕妇:孕期牙龈出血较为常见,孕妇不必过度紧张。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增加刷牙次数,饭后及时漱口。避免自行用药,如需治疗,务必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若经常牙龈出血,除口腔问题外,要警惕全身性疾病。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牙龈出血持续不缓解,应全面检查,包括口腔检查和全身系统性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四、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牙龈出血多因口腔卫生不良、刷牙方法不当或牙齿萌出期局部刺激引起。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监督正确刷牙,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青少年:此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导致出血。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龈炎。
成年人: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加重牙龈炎症。需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定期洗牙。
老年人:除口腔局部问题,全身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更为常见。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遵循医嘱调整用药,定期口腔检查。
2.性别因素
女性:生理期和孕期特殊生理阶段,激素变化易致牙龈出血。女性在这些时期要更注重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
3.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人群,牙龈组织脆弱易出血。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草莓、西兰花等。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害牙龈组织,降低牙龈局部抵抗力,增加出血风险。吸烟者应尽量戒烟,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4.病史因素
有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牙龈出血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之一。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遵医嘱控制病情,同时密切关注牙龈出血情况,定期口腔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