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怀孕后要做什么检查
确认怀孕后首次产前检查
一般在确认怀孕后6-8周进行首次产前检查,主要包括:
妇科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等情况,还能了解胚胎数目、胚胎着床位置以及胎心搏动情况等。正常宫内妊娠时,超声下可看到宫腔内的妊娠囊、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能需要根据血hCG水平适当调整检查时间。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了解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等,评估是否有贫血等情况;血型检查,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以便在分娩时做好输血准备等;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这些指标对于孕妇整个孕期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等,需要及时发现和干预。对于有既往病史的孕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还需要增加相关特异性指标的检查。
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孕妇需要携带相关检查资料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选定的产检医院建立孕期保健手册,手册中会记录孕期每次产检的结果等信息,是孕期保健的重要记录文件。
确定孕周及推算预产期
根据末次月经的日期来推算预产期,公式为: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9个月零7天。如果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或月经不规律,则需要根据早期超声检查结果来重新核对孕周。例如,孕早期超声测量的胚芽长度或头臀长度对于孕周的推算准确性较高,通过超声测得的数值可以更精准地确定孕周和预产期,这对于后续产检项目的安排和胎儿发育评估很关键。
孕期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孕妇需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例如,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如妊娠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
生活方式指导:孕妇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毒物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但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每次散步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可进行3-5次。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在7-8小时左右。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孕妇,需要强烈建议其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生长受限等。
高危因素评估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年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家族遗传病史等进行高危因素评估。例如,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等检查;有既往不良妊娠史(如流产、死胎等)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要密切监测,评估再次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孕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孕期管理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