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小儿疝气怎么回事

2025年08月30日 05:05:46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腹股沟疝较为多见,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通过未闭的鞘状突向体表突出形成。脐疝则是脐环关闭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薄弱,在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

二、发病原因

1.解剖因素

-对于腹股沟疝,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逐渐下降至阴囊,腹膜随之形成鞘状突。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鞘状突会逐渐闭锁。若鞘状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全,就会形成潜在的通道,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如肠管等)可通过此通道突出形成疝。

-脐疝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时,脐环要在出生后逐渐收缩、闭合,若脐环关闭不全,就容易在腹压增加时出现脐疝。

2.腹内压增高因素

-哭闹:小儿经常剧烈哭闹会使腹内压明显升高,这是诱发小儿疝气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新生儿或婴儿在饥饿、寒冷、受到惊吓等情况下容易哭闹,从而增加腹内压,促使腹腔内容物突出形成疝。

-便秘:小儿若存在便秘情况,排便时需要用力,这会导致腹内压升高。长期便秘的小儿,腹内压持续处于较高状态,也容易引发疝气。

-剧烈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导致小儿剧烈咳嗽时,腹内压会急剧升高,增加了疝气发生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可出现可复性肿块,常在小儿哭闹、站立、行走或剧烈活动时突出,肿块多呈椭圆形或梨形,有时可延伸至阴囊。当小儿平卧休息或用手轻轻推送时,肿块可回纳腹腔。

-若疝内容物发生嵌顿,也就是肿块不能回纳,同时小儿会出现哭闹不止、腹痛、呕吐等症状,此时腹部检查可发现肿块紧张、压痛明显。嵌顿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2.脐疝

-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小儿安静卧位时肿物消失,站立、哭闹、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时肿物突出。脐疝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如果疝囊较大,可能会影响小儿的外观和心理。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腹股沟区或脐部的情况,可触及肿块,并且能判断肿块是否可回纳等情况,初步诊断小儿疝气。

2.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下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小儿疝气,但在一些不典型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可能会借助超声等检查,超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疝内容物的情况,帮助明确诊断。

五、治疗与注意事项

1.非手术治疗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部分脐疝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用疝气带压迫脐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同时要尽量减少小儿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观察脐疝是否能够自行闭合。

-对于腹股沟疝,6个月以下婴儿也有一定的自愈概率,但需要密切观察。如果疝块突出频繁或发生嵌顿,应及时就医。

2.手术治疗

-当小儿超过1岁,脐疝仍未自愈,或者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经保守治疗无法回纳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手术将未闭的鞘状突或薄弱的脐环进行结扎,修复疝的缺损。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患疝气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因为哭闹会加重腹内压,使疝气情况更严重。同时要保持婴儿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内压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挤压疝块。

-较大儿童:较大儿童患疝气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跳跃等,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疝块突出频繁,甚至发生嵌顿。家长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疝块不能回纳或出现腹痛等异常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小儿疝气是一种需要家长密切关注的小儿外科疾病,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小儿疝气问题,保障小儿的健康。

易复性疝气如何治疗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8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疝气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一岁以下婴儿用棉线束带等压住深环要调松紧度观察,手术针对一岁以上、嵌顿或绞窄者,方式有传统、无张力、腹腔镜修补术,术后一般要平卧位屈膝,老年防肺部感染便秘,小儿防哭闹腹压增复发及切口感染。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27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疝气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腹股沟疝婴幼儿时期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女婴或降至大阴唇部位年龄稍大儿童可有坠胀感嵌顿会有腹痛呕吐等,脐疝主要是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等腹内压增高时包块增大安静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直径大超2厘米或2岁后未自愈需重视家长要密切
疝气补片手术后有积液怎么消退
庞凤舜
庞凤舜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18日
广东省中医院
疝气补片手术后出现积液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针对较小积液且无明显不适症状者,不同年龄患者情况不同儿童需密切观察老年要考虑其身体机能,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休息;积液量多有明显不适时可由专业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抽吸但抽吸后有复发可能儿童要注意精准安全老
小儿疝气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17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疝气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腹股沟疝婴儿期多在出生不久发现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可回纳腹腔嵌顿可致哭闹呕吐腹胀等女婴需警惕卵巢嵌顿幼儿及儿童期可自觉肿物突出腹内压增高时明显安静平卧可消失部分诉不适疼痛;脐疝主要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哭闹咳嗽
新生儿脐疝可以做排气操吗
郭艳萍
郭艳萍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2日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脐疝通常可做排气操但需操作轻柔密切观察并遵循专业指导,因排气操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且一般不影响脐疝,操作时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按压脐部,过程中密切观察脐疝部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保障新生儿安全健康。
得了疝气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02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疝气身体常见症状表现有局部肿块,不同年龄性别表现不同且长期重体力劳动等增腹压人群易出现,疼痛不适,肿块突出有轻微坠胀或胀痛嵌顿时加剧,不同年龄性别疼痛表现有差异且长期增腹压人群易引发,消化系统症状,疝气嵌顿影响肠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同年龄性别消化系
小儿疝气怎么回事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30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类型腹股沟疝因腹膜鞘状突未闭脐疝因脐环关闭不全或瘢痕组织薄弱等解剖因素及哭闹便秘剧烈咳嗽等腹内压增高因素引发腹股沟疝有可复性肿块嵌顿有相应症状脐疝有脐部可复性肿物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6个月以下婴儿部分脐疝可观察或
小儿疝气手术后注意事项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9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疝气手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异常、保证充足休息平卧位垫高阴囊渐增活动量、饮食清淡易消化增蛋白维生素防便秘、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异常立即就医、新生儿术后护理精细大年龄儿童做好心理疏导。
两个月宝宝脐疝怎么办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20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两个月宝宝的脐疝多为先天性自限性疾病多数1岁内可自愈,要减少腹压增加因素如安抚哭闹、防便秘,局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选宽松衣物,观察至2岁仍未自愈等情况需就医,禁止不当处理,发现脐疝部位红肿渗液或宝宝异常哭闹不止要立即就医且遵循非药物干预为主的原则。
做脐疝缝的线用拆吗
张立
张立副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14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脐疝修补手术缝线拆除情况分可吸收与不可吸收,可吸收缝线无需拆除,不可吸收缝线按部位拆线,头面部等有不同时间,脐部伤口多1-2周拆,儿童需密切观察按评估拆,老年人有基础病要适当延长观察待伤口愈合好再拆避免裂开。
疝气什么意思
李辉
李辉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11日
中日友好医院
疝气是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薄弱点等进入另一部位的病症,常见类型包括腹股沟疝(斜疝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且疝块可入阴囊,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且疝块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脐疝(婴幼儿多见,成人脐疝与脐部瘢痕组织薄弱有关)、股疝(多见
疝气手术后不能吃什么东西
王建国
王建国主治医师
2025年08月06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疝气手术后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胃肠道致便秘影响手术部位愈合,要规避油腻难消化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还需远离易产气食物防止腹胀致腹压升高,儿童患者术后家长要控制饮食量选易消化少产气食物保证营养摄入降低腹压风险,老年患者术后因胃肠功能恢复慢更要严格规
疝气必须做手术吗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08月05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疝气治疗需依病情及患者状况综合判定,婴幼儿脐疝6个月内可观察超2岁未自愈或嵌顿需手术,成人疝气一般建议手术但身体差不能耐受者可疝带缓解,老年患者有基础病需多学科评估,小儿疝气嵌顿属急诊要尽早处理。
食管裂孔疝能会病变吗
虞舜志
虞舜志主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食管裂孔疝有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等风险,老年人群因机体功能衰退反流风险高需定期胃镜检查,长期反流症状人群要控反流因素并随访,儿童食管裂孔疝少见需关注生长发育及反流影响,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评估手术。
食道裂孔疝能癌变吗
余东升
余东升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28日
江苏省肿瘤医院
食道裂孔疝因长期胃食管反流存癌变风险老年患者长期严重反流未规范治疗及已发生巴雷特食管者癌变风险更高饮食应调整结构戒烟限酒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少反流。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